笔记是一种理解工具,而不是一种记忆工具。
记忆里有一个知识是没有意义的,用的时候能够被调用出来才是关键。其本质是要把一个知识和相关的应用场景建立连接,而非孤悬在记忆里。
此时笔记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
网上捡到的一段话,简称:捡话。
阅读需要每天坚持,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1794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非凡抄本寻访录:Twelve Journeys into the Medieval World》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
(Christopher de Hamel),伦敦古文物协会成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研究员以及帕克图书馆(Parker Library)馆长。一位在中世纪手抄本研究领域经验颇丰的英国学者。曾长期供职于苏富比拍卖行,经手 过大量珍贵的泥金装饰手抄本。
本书内容的简单介绍: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航线来观察世界经济,同理人们可以通过手稿来研究千年欧洲史。本书为我们呈现了来自中世纪的12幅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手稿的历史。英国的圣经手稿研究学者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追溯了这些非凡手稿是如何被制作、复制、谁拥有它们又是谁非常渴望得到它们,以及这些手稿如何卷入政治、为何被视为绝美之物,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他同时也介绍了当时的国王、皇后、圣徒、文书、艺术家、图书管理员、小偷、商人和收藏家。本书向我们诠释了中世纪手稿尤为重要的原因-亲眼目睹一份珍贵手稿如同邂逅一位名人。此书可视为旅游手册,可视为侦探故事,又可视为与读者的对话。大多数人都很难接触到我们文化中伟大作品的原作,《邂逅非凡手稿》向我们展示了目睹伟大作品原作的激动与兴奋。读毕,我们对历史、对如何获得知识都将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一起看书评:
①
看这本书有一种名人访谈的感觉。当12幅伟大抄本将内心的不为人知之处——中世纪的千年隐秘史袒露出来时,读者会有一种偷听的快感。
②
每个抄本都是一个传奇,有些小故事很有意思。西蒙大师插图绘制的木腿倒立人剪兔毛,作者解读说是在暗示完成了不可能任务,大师果然有才。 抄本里的艺术字设计得很美观,早期抄本插图里的人物挺丑的,晚期抄本插图都很美。 制作抄本的抄写员和画师们,拿到现代来,都是顶级手账制作者吧。
③
到底还是王宫贵族教廷的私有物,豪华到赏心悦目,蛛丝马迹的考据更是有趣。对图书馆管理员的吐槽世界大同,对法国人的讽刺必不可少(。以及看到封底Tom Stoppard的推荐语,感觉次元壁又破了!
④
《非凡抄本寻访录》——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的寻找,另一条是抄本自己的故事。至于抄本的内容,多与宗教相关,我是不喜的,且不时走神。但能给我某种参考,如果能把从《诗经》《尚书》《竹书纪年》《道德经》等等,到《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这些一样层层累积的古代文化流传史,以此为契机写出来该有多好。
⑤
一本不错的入门读物。像我这样没法接触到实物的学生,只能借助高清图像一睹为快了。作者的文字介绍虽然有些冗长,但很实用,能大致把握抄本的来龙去脉。如果没有这些说明,我可能看两页就厌烦,也没法体会其精髓。不过作者更偏重英国抄本,其他地区的比例似乎不太够……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书评,
仅供参考。
每本书都有祂专属的信徒,
通过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经对这本书好奇、感兴趣了,
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Meetings with Remarkable Manuscripts
【ISBN号】978-7-5201-3736-2
【中图法分类号】K500.7
【主题词】欧洲-历史-研究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