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时候感觉自己挺无奈,很无力:明明我跟孩子道了歉,为什么我们的关系还是没有缓和。其实除了道歉的几个禁忌:不解释,不说“但是”之外,道歉是需要有几个前提的。
第一个前提是你自己的状态是否足够放松,跟孩子对话的是否处于一个平等,甚至比较低一点的姿态。想象一下一个处在紧张焦虑或者愤怒状态父母,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交流呢?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活在此时此刻,包括做深呼吸,然后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开展自我对话等等。
第二个前提是要让孩子充分对你表达,这个阶段孩子有可能会对你表达非常强烈的负性情绪,家长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听,简单地回复“嗯”,或者重复一些孩子句子中的关键信息,直到孩子能够充分释放情绪。
第三个前提是跟孩子深度共情,包括身体共情,例如你感觉听到孩子说了某些话之后很心疼,可以告诉孩子:“妈妈听了你说这些,我的心脏感觉都收缩起来了,真的好心疼!”好有理解孩子的处境:“你那个时候真的太伤心了,而妈妈又没有理解你,所以你特别特别地孤独难过。”
第四个前提是产生接触。经过孩子情感的宣泄和家长的共情,接下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反应决定是不是要进行身体的接触,如果孩子已经明显软化,那么就把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进一步释放情绪。如果孩子还是有抗拒,那说明孩子的情绪释放得还不够充分,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另外一个契机。
最后一步才是真诚地道歉。如果所有这些你都做到了,孩子还是没有办法从低落或者严重对抗情绪中出来,那说明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此时你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辅导的帮助,靠自己单打独斗的力量已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承认自己能力的边界,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个体咨询或者家庭咨询处理孩子的问题,尽在让孩子回归社会功能,恢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