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老师组织了读书会,我们一起学习,探讨(道德经)这本书,因为我平常会读一些小书,对发起的这个读书会很感兴趣,也想通过老师和大家在读书会上的分享总结可以有更多的感悟和收获
第一次的读书会,老师提前发布了片断内容,读了之后,有点感觉,但是怎么也抓不住这种感觉,也没有想过深去理解,老师在读书会上发表了自己为什么想举办这个读书会的发心,也简单的讲了什么是道德经,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也都发表了自己的初心感受,老师说下次读书会正式开讲,我们就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次读书会对我没有任何震荡,就像一场产品说明会,我的关注力都放在了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上。过了两天,宝妈和我在闲聊中,她问我说前两天模糊听你在听什么道德经吗,哦,我也就简单解释了我们的读书会的发心,当我给宝妈说完之后,惊讶的发现,我竞然无意识的把读书会上老师讲的什么是道德经的概念很详细的给她讲解了出来,哦,天,我精神一振,小期待着下次的读书会。
来了,报道的时候,读书会已经开始了,慌里慌张的签了个到,才发现签到了每个人排序发表自己感悟的队伍里,怎么办,还没有认真看过这篇章讲的是什么东东,赶紧补课,也许是心里焦急,读了两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听着同学们的读后感悟,突然就觉得这段话给我压力好大,因为我在读的过程中,下意识去和自己做对照,我有没有德,我的道是什么,我怎么做可以得到,不对不对,这不是初心,我已经偏执了,于是我发表了自己的感悟,没有好坏,没有对错,也许这就是入道前的修行训练,好吧,我继续期待下次的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