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文学市场充斥了特别多的畅销书或者是名人名家推的必看书之类的,这些书籍往往占据了大半的书籍市场,同时也深受大众的喜爱,感觉能够从这些书中立即得到知识,所以这类书籍被好多老师称为“快餐书籍”,同时带来的就是一些“快餐文化”。
获得大众的青睐,每个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将一些书籍定位是大救星,能够解决棘手问题。确实现如今互联网如此迅速,所带来的就是不断的改革、创新、突破,往往快文化之需就需要快餐书籍来补充。没有时间去看一些经典的名著,也没有时间去欣赏路边的风景写一篇优美的散文,都会集中精力分析当今的热点,迎合大众快餐文化之需,写一些干货文或者是正能量鸡汤文来缓解对真正知识的渴望,总给自己心理的安慰: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什么的。
所以有些聪明的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编辑成一本书,讲述自己这一路是如何的艰辛,又是如何的面对挫折,接着又是如何的克服,然后遇到如何的机遇并且把握住他再怎样怎样走向成功。其实说到这里我也承认在当今迷茫期的大学生都会去看此类书籍,尤其是已经大四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便迫切需要从一些励志小说或者自转去找到动力或者模仿主人公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些聪明人或者企业的营销大咖会将自己公司成功背后的营销手册或者是创业模式写成一本书,于是市场上将这类书籍当成圣经一般捧在手中,然后每天在那里啃读,一边咀嚼一边夸赞写的好,真好!那可不呗往往这类书籍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品牌灌输了进去同时会让读者感觉书写的好,里面的商品更好。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最近也会去读一些微信公众大号的内容以及每天想想今天应该写点儿什么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看一些快餐文化的书籍,这些书看得多了就会发觉都是一个套路,给你分享一些营销案例、企业核心理念以及营销自己的产品中遇到问题解决他们的方法等干货的同时企业分享的不仅仅是一类干货更多是自己的商品和自身的文化。让大众看完他的书籍之后不由得对他的商品产生好感同时读者还会分享身边的人一起去拜读,知识的分享思维的碰撞,让读者从心底开始学习他的营销理念同时打心底喜欢他们的产品,口碑也在这时候传得更广,因此营销无处不在,就连现在的书本也成为了这类的工具。一个月以前自己一个月都看不完一本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钻进了书店或者图书馆先从励志丛书看起然后为了每日一千字的练笔,去拿一些畅销书去死读,然而这些东西在某一天突然感觉好虚,真正触动人的只会是那么一会儿,过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所以有时候在简书上看到首页的热文的时候还想情不自禁的打开看看然后套路总是一样的,我们总是没有时间去慢慢品读一本经典却可以上网花好几个小时去拜读一些干货,好像这些全都能成为自己的似得,着实令人无奈。
既然今天突然懂了,就分享了出来。个人意见,不针对任何企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