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晚睡,偶有惊醒,或因隔壁的谈话,或因楼下的敲门声。
六月的到来,没能带来炎热,往年的这个时候已经是酷热难耐,今年却是异常,断断续续的雨下了一个礼拜,想必也好,本来就是惧怕夏天的人。
住的地方要拆迁搞现代化建设,说容不下古老的红砖和破旧的城墙,对于此我极度反感,城市化的进程只会加深这个社会的焦躁与不安,物质化与信息化铺天盖地而来,猝不及防。如果你想看看小溪,听听蛙声,想必要穿梭会童年时代了。
童年时代给与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故乡的田野和溪流。放学后不是先回家,而是到田野间抓一抓田鼠,在小溪里捕捕鱼,回到家免不了一顿挨骂,却又乐在其中。故乡有一块晒谷坪,除却丰收季节是稻谷的地盘,其余时间都归小伙伴。在上面用粉笔画好格子,捡一块完好精美的石块,跳格子游戏就开始了。有时我们还会玩跳步,三五个小伙伴,一步一步的跨着,单脚立着,比谁跨得远,比谁腿更长,长得矮的年纪小的自然落了下风。
年岁再长一些,我们几个小伙伴的阵地从晒谷坪转移到了小河,夏天的河流就是我们的天下。一般情况下,等大人们去午睡后,我们几个人就会集结起来,欢声笑语的跑向河边,农村的孩子不会游泳的应该没几个了吧。有时游得倦了累了,就到旁边的小溪上挖那种小小的贝壳,运气好的晚饭的汤就有了着落,这种贝壳煮汤极其好喝,清淡而清甜,是夏天的味道。
后来河的上游建了一座麻将席厂,加工后的污水都排入了河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敢下河游玩,那怎么办,我们就跑到水泥厂的游泳池里游泳。那时候是不让小孩子进入厂里的,几个小伙伴就在厂旁的河边剪开铁丝网,偷偷的钻进去,并用草盖好洞口,这样的日子也是极为快乐。
到了十五六七岁,夏天的味道就变得淡了,除了年长的岁数和性格的沉稳,更重要的是来自升学的压力,不得已每天都在家中学习,倦了就午睡会,累了就听会音乐。那个时候夏天的味道大概就是《七里香》,一遍一遍的听,怎会有如此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诗句。时而还会摘抄歌词里的句子,然后将之贴在墙上,满满一墙的歌词,想来也是及其美好。只不过多年后,家里搬了新家,母亲将这些一一撕下,岁月的印记化作尘土沾满一张张纸条,轻轻触碰,便化为灰尘飞扬,模糊了青春的夏天。
在长大些,便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所有的夏天都在外度过。夏天可是做兼职的绝好机会,虽然很累,工资亦不高,但是这些印记确实尤为深刻,人生中的第一次拿到工资,人生中的第一次给父母买礼物,人生中的第一个夏天未在故乡度过。
多年过后,再去回忆这些不同时间跨度的夏天,行文走字皆是情殇。无法抓住八岁时的婵,也无法忘却十八岁时迟迟不肯告白的暗念。就这样,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看夏花灿烂,看星辰闪烁,看月光皎洁。无法追忆的过去,让它埋藏在每一个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