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成都,今夜我来陪你
2017年,注定是要发生故事的一年。
6月13日傍晚,大雨倾盆。我们带着逐梦川藏的梦想,准备搭乘绿皮特快去成都。列车是晚上八点发车,五点左右,许多骑友就来到车站送行,像欢送“勇士”出征,让三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站外,风雨仍在肆无忌禅地下着,老天是否也在表达祝福的意思呢?当送行的人都离开后,火车却又毫无商量地晚点两小时。十点,列车才很不情愿地离开温州火车站。
绿皮车在哐当哐当的喘气声中,一路向西。历经一天两夜的艰苦爬行,终于在6月15日上午9点半到达成都火车东站。
成都,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一座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名城。她人文底韵深厚,饮食文化渊远流长,是一个最适宜用鼻子与舌尖去感触认知的城市。她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真切地描绘出锦官城的富庶与秀丽。更主要的是,它是川藏线的起点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骑友均在这儿集中启程。
我们从火车站提出单车,待进入市区武侯祠大街一带,就闻到弥散在空气中的浓烈的油辣味道。一般骑行者都会在这儿启程去西藏,我们便也在武侯祠斜对面找了家旅馆住下。吃完中饭就到武侯祠游览。
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初与蜀国先主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并于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武侯祠是中国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1961年,博物馆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三人在武侯祠内外转悠中,除了我多看了几块石碑的铭文外,大家更多的是用手机在拍照,其实也就是站在大门前留个影而已,就像“XXX到此一游”之类一个意思,无多大意义,其作用只是回去后在人前摆谱时有个依据。这一晃也就一个下午过去了,连隔壁的锦里古街和宽窄巷都没进去看一眼。由于明天是第一天骑行川藏线,而且有一百多公里,因此大家也就早点回去休息。
按我的意思本想在成都多留一天,再到杜甫草堂去看看。出来一趟不容易,不看多可惜呀。可话说回来,你喜欢古诗,别人不一定都喜欢呀,不喜欢的东西你让别人陪你去这合适吗?出门在外最重要的是团结一心,步调一致,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吧,我只能把小小的遗憾留在心里,好好休息,明天出发。
延伸阅读 ————
与杜甫擦肩而过
我虽然不会写诗,可天生有种对古诗的膜拜,特别是对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为崇拜,崇拜他敢为穷苦百姓呐喊。这次路过他家门口,却和他擦肩而过,心里总有点不舍。特别是妻子也爱好这一口,回家后万一被问起去过吗,那就情况不妙了。因此,赶紧到网上去恶补了一下,回家后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去过了,再根据网络资料瞎吹一通,也就无事了。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在此期间,他生活比较安定,诗歌创作甚为丰富,留下诗作247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议今后还有骑友路经成都,此处必该去一拜勿忘,这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