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8
回X城市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又变懒了,今晚就我一个人值班,心血来潮的码起字来。
换了一个地方,我的学生就都是新面孔,又有很多故事可写。
第一次见到玄玄,给我的印象帅气又机灵,才3岁,很是可爱,会数数,其他的语言很少,不与人对视,在大医院诊断出是自闭症,他妈妈立马带孩子来做康复,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刚开始还好,后来会哭闹着抗拒他不想做的项目,哭闹可以持续1个小时,妈妈离开更是会大哭,不愿服从指令会大哭。
有次经过一个老师的语训室,听到一个孩子在里面闹腾,响声蛮大跟打仗似的,后来才认识他,6岁的奕奕同学,很不幸,后来他分到我手上,我心里只能默默的哭泣,这么难搞的孩子怎么就栽我头上呢。
这2个孩子哭闹有共同原因:
1:产生了强烈的分离焦虑,玄玄妈妈离开,玄玄会哭闹,奕奕同学在妈妈离开后哭闹更严重,所谓的分离焦虑就是孩子长时间的和家人中的某一个人很近亲,一旦离开这个熟系的人的时候自闭症小孩会比较的没有安全感,很焦虑。和幼儿园相比,带孩子来做康复的妈妈都在走廊座椅等着,如果妈妈在的话,他以为哭就能让妈妈留下来。所以孩子一半是情绪发泄的哭,一半是作为挽留手段的哭。这种哭是很难停下来的。
2:家人过于溺爱,玄玄家爷爷奶奶较溺爱孙子,孩子一哭,老人就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奕奕同学父母较溺爱孩子,自闭症儿童常用哭闹、发脾气为手段,来达到满足自己要求的目的,如要什么、吃什么、喝什么等等,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 式。家长在孩子哭闹的情况下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家长应依据行为训练的原则,在理解孩子的要求之后,对他提出反要求——告诉他应该怎么表达,给予辅助,并奖励正确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