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运的小伙伴和我一起上山之后,提议说,故居可以做成书店,比如先锋书店,她在南京的美龄宫就是用的故居来做的书店。于是也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了解了一下这个先锋书店,四年前在台湾的时候,我还做过一张以台大为中心周边的书店和出版社地图。
书店的记忆
台湾有诚品书店,而国内呢?
生在重庆的我,传统的新华书店、市民图书馆就是我儿时对书店的全部记忆。随后开了精品书店,有很多的外文书、外文杂志变得容易购买了。再之后出现了西西弗书店,除了难买的书籍易买以外,在店内有较为舒适的阅读座位,装修得很美好像一个古典小型图书馆,还配有自营的咖啡厅“矢量咖啡”,并且还有文具文创产品。那是后我还没有去台湾,还没有见过诚品,西西弗的老板定是去过的,大概现在书店的所有元素在约06年的那个时候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先锋的发展
先锋书店现在是民营书店、人文书店的标杆,也是南京的新地标,老板钱小华还自己出了一本关于先锋书店诞生发展的书。看了先锋书店的发展史,也发现了书店发展史上一样的几次转折,每一次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叠加出了现在的先锋模式。
第一次转折是从最初的19平小店开打了南京大学附近,成为了“南大第二图书馆”,奠定了人文的基础精神。
第二次,则是03年“先锋大道”的失利,可贵的是除了原始创立时的人文精神,这次转折的“公共精神”也被保留了下来。在夫子庙设计的先锋大道,虽然人来人往不利于阅读,导致购买者稀少,却让先锋书店重新思考了如何才是公共空间。
第三次转折是在进入了五台山,进入景区的模式初步成立了,每一家店都有不一样的风格,成为独一无二的先锋书店。于是之后开了以民国风为主题的总统府文史书店,第一次出南京所开设的无锡惠山古镇书店,利用美龄宫旧址呈现的文史书店,中山陵里面有着各个诗人特色房间的永丰诗社。其中还开设了总统府民国书院,这算一个小转折,虽然现在还只是一楼逛书店,二楼喝茶喝咖啡看书的形式,但我依旧觉得书院的尝试可能会成为今后先锋的一个突破点,对书院模式的复兴,对教育的先锋性尝试。
第四次,也是近年来的转折点是开设了两家公益性书店,一家是碧山书局,一家是云夕图书馆,都是乡建为根基的转折,到底是网红的属性还是真正对乡村有帮助呢,可能这个需要时间才能证实了。
当民营的书店,独立书店一个个出现又一个个消失的时候,先锋书店能发展到今天,应该离不开以下的原因:1.一个爱书如痴的老板,充满了人文精神;2.对选书的品质、格调的把控;3.公共精神,公益精神的传播;4.圆润的相处各种关系。老板钱小华自己对书店的想法是民营书店参与到出版的业务中,保证书的品质;第二是开连锁,扩大版图,同时兼顾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记忆点。
书店的更迭,自我的更迭
传统的书店
依稀记得小时候,还只有新华书店,也不识得外文,所以看的大都是大众数目,通识读物。当然啦,更多的是参考数目和各个学科的习题,书架上摆得最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和一些特别热门的畅销小说。
后来长大些,书店类型也有了发展。我去书店的原因无非就是三个:1.选择不好购买的书,比如初中的时候去精品书店;2.去一个舒适的地方看书,比如高中喜欢的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3.购买一些文艺的礼品。我想这些习惯综合起来最舒服的时候,大概是在台大念书的时光,诚品书店集合了我所有的需求,有舒适的读书区域,书的种类繁多,精致的获过设计大奖的各类文创产品。那个时候几乎每天我都会去一下诚品书店,有时为了买书,有时为了看书,有时只是为了了解最新的展览或者演出有哪些。
现在像诚品书店那样的书店有了很多,例如方所、言几又,又或者重庆新开的新山书屋。他们有品位,有空间,装修舒适,偶尔还能办些活动,而盈利最好的依然是他们的文创产品不是书。虽然我也没有看过太多的书店,但对这类的书店竟然有些提不起兴趣了。
如今的独立书店
算是一个文艺的爱书的学设计的我,所以无论是文创居多的书店还是书籍本身有趣的书店都能够吸引到我。但是上大学之后,我也有好多年不去书店了,因为网络的方便和图书馆提供的广阔空间,我没有必要再去书店晃悠了。直到前两年,我重新拾起逛书店的欲望,是从“单读”那个书店开始的。
单读让我想起来了台大的另一段时光,诚品书店去得厌烦了,我开始去更多的独立书店,每一间都有自己的特色。一些是以前的书局出来的,一些是有自己的活动,一些则是相似的群体,如女巫店,一个以女同为特色的书店,如田园城市,全都是城市、建筑、设计相关的书店。单读的存在,一个以文学为核心的书店存在,那些真正难找的书,那些不一样的活动,都足以打动到看惯了综合性书店的我。去年单读还开设了多场小型室内音乐会,这个圈层的人就更加固定了。
现在的民营书店会办自己的独特活动、会众筹出版自己的书籍、会设计自己的独特空间,但是如果国营书店也出了一样的美好设计,他的公共空间更大;他对出版社的信誉更强,存货量更大,品类更全;对活动展览的经费更多,对知名团队的吸引力更强,民营书店该何去何从呢?
我回答不了,市场应该会做出好的解答吧。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小而精的独立特色书店才有生存的空间呢,只获取那一部分人的忠诚度就好?是不是只有另辟蹊径,就像先锋去开景区书店一样,才能生存下去呢?
(以下均以记忆中的重庆为例)
书店1.0版:教辅类、畅销小说类书店。如新华书店
书店2.0版:外文译文书、时尚杂志类、店内咖啡区书店。更国际化如经典书店
书店3.0版:更多品类、有设计感的装修、舒适的阅读区、配以自有咖啡店、文具类产品等书店,并且不定时的会有小活动。如西西弗
书店4.0版:此阶段逐渐细分为三个类型。1.综合类:外文原版书、设计感的装修、舒适的阅读区、自有咖啡店、文具及文创类礼品等书店,有除书籍外的其余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仿诚品书店为主,随后将发展成为商场。如方所、言几又、新山书屋。2.小众书店:以服务特定的群体,如文学高端爱好者,设计类书店,美食类书店等等,并且组织这一类爱好者所需的喜欢的活动,小众而稳定。如台北的田园城市书店、背景的单向街书店。3.场域书店:在特定的环境中,如景区、故居这些特定场所内结合各自的特色创造一店一风格的模式。
和行业研究的小伙伴聊过天之后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见解,比如他会问我说:客户会在乎是国营还是民营吗?也就是我想过的,如果国营的书店也做到了好设计、多种类、阅读区、文创品,好活动等等的特色,他不仅仅有更好的出版社合作机会,有更多的活动资源,更强大的资金背景,这些都是很容易复制的。
如果说之前考虑的民营书店的发展方向,故居或者小众特色,其实故居是拼关系与实力,从源头上发展,但这一点很容易被抢走。小众特色是从需求端发展,本来存在的圈层和用户,完完全全的区满足他们,小众能生存,可是也会限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