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情绪和贵贱的评议令人舒适

不知何因,我们酷爱非议他人。对他人所做一切,我们总有看不惯的地方。他人的作为究竟在哪些地方影响了我们,为何我们总是充满不满?我们偶尔听到人们的评议,其中的许多评议夹杂着私人的情绪、偏见、嫉妒和厌恶。这些评议即便再有道理,也令人不适。这只会造成隔阂与不信任,并不会带来实质的进步。特别是面对面请教时,他人却充满了不耐烦,甚至带着高高在上的情绪和不同等级的高低贵贱感,我们对此心生厌烦。即便他者具有惊天的才华,即便他能给自己带来提升,我们也不想再聆听他的任何一句话,并将其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相反,如果他人评议是平静的,不带个人情绪和高低贵贱感,我们便更乐于聆听他的建议,即便这些建议所呈现的事实刺痛了自己,我们也不会有太多介怀。因为这是揭露事实,或是对自己未明晓之处的警醒,这些建议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我们知道下一步如何行走能变得美好。不带个人情绪,也不分高低贵贱,又有真知灼见的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阵春风,他们沐化无声,助人成长。他们的评议对人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人解答不明,为人解疑答惑,本就是人间一大善举。

当然,这种效果的产生不是没有任何前提。聆听者必须不再是懵懂的少年,不再是听不进任何建议、对一切反对声音都充满反感的人。我们要对不同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分辨意见的公道与否,否则再真知灼见的评议也是多余的。谏言者还会因为我们的恶劣态度,不再向我们分享真知。因此,真正的对话是有门槛的。双方都要达到一定的层次才能产生,必须一个愿意聆听,另一个又具有真正的认知,两者的情绪都是平静。这才能避免因无知而产生偏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