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深度体验了MOO音乐,从产品简介、产品定位、市场分析、产品功能结构、产品功能差异化模块等方面对MOO音乐进行详细的产品分析,阐释在音乐市场已接近饱和的状况下腾讯选择推出这一app的原因,并针对它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预测其未来的发展。重点说明它在为用户带来沉浸式播放体验及培养平台音乐讨论氛围,为用户打造真正基于音乐的社交平台所做出的努力。
一、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MOO音乐
产品版本:ios 1.6
产品介绍:Moo音乐是腾讯在2018年11月推出的一款新一代潮流音乐app,面向的用户是喜欢小众,乐于探索好音乐的年轻人。它探索出了沉浸式音乐播放体验,结合与众不同的简朴的UI设计和出色的交互设计。
产品slogan:音乐即自由
二、产品定位
Moo音乐是腾讯在2018年11月推出的一款潮流音乐app,面向的用户是喜欢小众,乐于探索好音乐的年轻人。
官方对其的定义是:
每位音乐家都不是一颗孤独的星球,他们保持独立又彼此相连,在他们的探索下,音乐潮流才不断推陈出新又一脉相承。
保持探索,对先锋与经典抱以同样的敬意,所以我们创造了 MOO :
MOO Music,MOOO Fresh
MOO Friends,MOOO story
….
“音乐即自由”
换句话说,当我们发现更多好音乐的时候,我们对生活的想象会更自由——
MOO Music,Life is MOOO beautiful
相比起其他的热门移动在线音乐类app,Moo音乐的应用描述并没有急于宣传它的功能,而是通过这段描述表现出了它的与众不同。这些与众不同还体现在其出色简朴的UI设计,革新的交互设计以及新颖的标签功能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给予人们沉浸式播放体验,利用歌曲标签,弱化用户用搜索的方式发现音乐以利用歌单获取新音乐的可能,使用户能够基于兴趣,批量发现优质音乐。
三、市场分析
1.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发展环境PEST分析:
从下图看出,随着国家对音乐版权保护的加强以及消费升级,加上在线音乐行业对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科技的创新,在线音乐产业营收不断增长。
2.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
下图可知,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庞大的用户基数已为手机音乐客户端积累了大量变现基础,未来网络音乐可探索的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3.在线音乐市场存在寡头效应:
由下面三个图可知,网易云音乐和腾讯音乐瓜分了在线音乐市场的主要部分。
腾讯音乐旗下的酷狗音乐和QQ音乐无论在用户覆盖率上还是市场份额上都是前二,占据市场七成份额。网易云音乐通过市场细分、精准的推荐以及营造云村社区,拥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并且在所有在线音乐app中拥有最高的用户粘性,但是面对酷狗音乐和qq音乐,也只是处于在线音乐市场的第二梯队。
4.用户群体 :
下图可以看出手机音乐app的用户以青年群体为主,多在35岁以下。年轻群体接触的音乐类型更广,对创新功能抱持更为开放的态度,音乐消费意愿更强烈,在商业价值拓展方面更具潜力。
5.UGC内容为重要元素:
从下图可以看出,ugc内容已经成为音乐客户端拓展生态、促进用户留存的重要元素。自制歌单、歌曲评论都是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技术升级发展降低了内容制作的门槛,激发了年轻一代的表达欲望。音乐客户端平台既可通过用户制作内容丰富平台泛娱乐内容生态,还可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参与机制,增加用户粘性。
总结: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线音乐市场虽然被看好,但是寡头效应严重,腾讯音乐一家独大,占据巨额曲库资源,用户规模也处于第一梯队。而网易云音乐奋力追赶。
那已经拥有近7成市场份额的腾讯音乐,为什么还要费大力气重新做一个Moo音乐出来,难道它真的只是为了小众音乐的细分市场?在这种背景下推出MOO音乐,它的产品定位和战略考虑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进行详细分析。
四、产品功能结构
MOO音乐结构和它的界面设计一样,非常简单 ,由三个页面组成:音乐播放页、音乐发现页、我的音乐页面。
五、产品差异化模块分析
1.播放界面
moo音乐与其他传统音乐播放app的交互截然不同,它相比其他app的独特之处是不具有突出的功能按钮,大部分功能入口都与界面完美融合,界面非常的美观。轻触屏幕任何位置来播放和暂停,通过点击上方滑动的单行歌词来获取全部歌词,通过左右滑动下方音浪(有两种音浪模式)来控制音乐的播放进度,上下滑动界面来播放前后的歌曲。交互性强,可玩性强,给人以新鲜感,非常的独特有趣,能够吸引用户进一步使用。
其次点击界面上的”更多“入口才能看见评论,收藏,转发或下载,也说明了moo app 并不着重关注现在流行的音乐播放器的评论功能。且这种在主界面上隐藏延伸功能的做法,保持播放页的简洁,更加突出了产品的播放功能,让用户更难被其他因素干扰,给予了用户沉浸式播放体验。
同时歌曲的播放形式采取短视频+歌曲或图片+歌曲的形式,与现在流行的短视频行业非常契合,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抓住用户眼球,让用户在听歌时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提升用户体验,且每首歌的短视频或图片都不相同,使用户有探索更多内容的冲动。
2.歌曲标签
歌曲标签是moo音乐主推的发现音乐的路径之一。通过把音乐类型、场景、活动简单分类成若干个标签,统一了分类标准,便于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提升用户探索音乐的体验。标签也放置在了歌曲播放页,通过标签为歌曲进行定义,使得有关的歌曲可以被用户立刻且大量的获取。主要以三种方式实现,通过相关艺人得到批量歌曲,通过相关歌曲直接收听音乐,以及通过专辑获取歌曲,而并非利用歌单去发现歌曲。因为用户在播放某一歌曲时,可以通过兴趣点击标签,所以这种获取新鲜歌曲的方式能更加契合用户的需求。
3.歌曲故事
歌曲故事是另一个非常独特的差异化模块,是为了养成平台氛围的功能,通过让用户上传歌曲相关的创作故事,表达主题,关联人物等等,满足用户的分享欲,更好的建立人与歌曲之间的共鸣。在歌曲故事页,用户可以对歌曲故事进行点赞,激励人们更多的去分享故事,形成以讨论音乐为主的社交氛围。用户也可以对他们喜欢的其他人分享的故事进行转发,自动生成图片去分享。且分享的图片上带有二维码,扫描即可收听,人们可以较为便利的感受到app的精美之处,促进更多对这个功能以及整个app感兴趣的人加入进来,促成产品的增长裂变。
4.分享音乐影片
分享音乐影片是指用户可以选取歌曲内的一段不超过15s的片段进行分享。这一功能满足了现在人们普遍喜欢展示的分享需求,也考虑了人们的虚荣心理。这种15s的短视频与现在流行的音乐短视频 热潮相符合,与moo音乐 潮流先锋的产品定位相契合。且音乐短视频本身的受众群体为中青年人群,与moo音乐的潜在用户相似,在分享过后,也可以吸引更多对短视频有兴趣的用户加入进来,促进产品的增长裂变。
5.MOO Cover
MOO Cover是将用户每个月收听频次最高的十首歌曲的封面拼成一张海报,并在海报下方附上歌单二维码。海报非常精美,用户可以将海报发到社交软件上寻求认同,满足自身的需求,并容易吸引对音乐海报有兴趣的人加入,有益于拉新。且用户可以在app中分享音乐海报寻求社交。其他用户被吸引后可以扫码获取歌单,进行收听,增强了MOO音乐的社交属性。
6.开放式歌单
开放式歌单是MOO音乐的特色UGC内容板块,通过歌单,提供给所有人的可供讨论的开放式话题(音乐主题),用户可以将符合主题的歌曲投稿,并说明推荐理由。话题种类非常的多,接地气,贴近生活 ,例如“新年才过几天,编辑们又花了这么多钱”,用户可以在这些话题下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一功能成功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让所有人都有能力去分享内容。同时还具有点赞功能,用户可以对其他用户推荐的歌曲和理由点赞,因为内容丰富,人们会对这些话题下的歌曲产生共鸣,引发点赞行为,这也会激励创作者更多的去创作,同时这种开放式歌单也具有社交属性,能使相同兴趣的人去相互结识。MOO的歌单另一个特点是用动图作为歌单封面,非常有趣。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很多歌曲的歌曲故事为空
歌曲故事是主打功能,然而大多歌曲的歌曲故事都是空的,这一功能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我觉得原因主要是缺少PGC和OGC内容的引入,使得大量用户并不知道何为优质内容,怎样去创作优质内容。因此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高质量用户来带动这一功能。其次是审核时间较长,较严格。因为想要打造的是一个高质量内容社区,所以审核较为严格,但是作为一个UGC模块,对用户设置较高的门槛,降低了用户生产内容的能力。且一般来讲,当用户在写完想法后,都会希望它能尽快上传并得到其他用户的反馈,而审核时间太长会把这一连贯性都做打断,影响用户体验。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将发布前审核改为发布后审核,或缩短审核时间,降低审核标准。
2.播放页大部分的背景均为图片,而不是短视频。
产品想在播放页用短视频吸引用户,然而大部分播放页的背景仍然用图片的形式。我认为可以引入专业的内容生产者生产一部分短视频,同时引导所有用户自行生产内容,上传审核通过后,用作歌曲播放页背景,同时给予用户奖励来鼓励用户更多的生产。这种做法与上传歌词类似。
3.没有单曲循环。
4.拖动进度条无法准确定位。
五、总结
整体来说,Moo音乐是一个革新的音乐软件,拥有优秀的视觉和交互设计,主打歌曲+短视频的特色是吸引年轻人的一大利器。同时它的几个差异化模块将其与主流app区分开,与其定位于小众音乐用户相匹配。但是,当然不仅如此,它不单单是想止步于一小部分用户。个人认为,腾讯音乐之所以大费周章的在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之外推出这个app,不仅是为了巩固腾讯音娱这座城堡,更是想要打造一个超越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社区,为了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下一步,Moo该做的事应该是克制又快速地获得用户,促进用户增长,等用户基数够大、氛围培养成功后完善用户进行社交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