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追电视剧《小敏家》,好久不看电视剧了,一追上反而上了头。
其中,小敏和母亲的争吵上了热搜。
因为前夫纠缠,周迅饰演的小敏与母亲翻旧账。
小敏责怪母亲:“我说了多少次我要离婚,当初要不是你撮合,他也不会是我的前夫!”
母亲抱怨女儿:“你心里一直都怪我,我欠你们所有人的,满意了吧!”
母女俩的争吵“真实又窒息”。
这让我也想起我曾经因为和前任分手,和现任吵架而和母亲争吵的桥段。
母亲责怪我和现任老公不和是因为我没有眼光,不会选择;我责怪母亲当初看不上前任,老说前任坏话,我才分手。最终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解决,反而母女二人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得到一肚子气。
我们似乎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学会好好说话过。
父母一辈子都是在争吵中度过。早晨赖床要吵,吃饭晚了要吵,每天因为父亲要睡午觉吵;因为要干什么活的顺序吵,甚至打麻将出哪张牌都能吵一架。家里没有一天不充斥着父母的吵架声。
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一直没有学会不争吵就能解决问题的本领。所以自己有了婚姻之后,解决生活争端的办法就是争吵,大吼大叫。
导致的后果就是自己婚姻不幸福,并且也影响了孩子。孩子内向,懦弱,不善表达,一个大小伙子缺少了点阳刚之气。
幸亏自己现在有所醒悟,开始慢慢注意自己的言行,慢慢地学会了:好好说话。
一个人说话是本能,好好说话是修行。越是面对亲近的人,越应该好好沟通。
胡适的母亲性子温和、宽宏大量,跟谁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从没说过一句伤人心的话。
即使胡适犯了错,母亲也从来不在外人面前骂他一句、打他一下,而是到了夜深人静时,关上房门,心平气和地跟胡适摆事实讲道理,跟他说:
“你要踏上你父亲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丢他的脸。”
多年后,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在父母潜移默化的行为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你怎么沟通,就是什么命。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人,什么人最好命?
你会发现不是那个风风火火,做什么事都抢先争强的人;也不是那个能力卓越,像打不死的小强那样的人;更不是那个暴脾气或者母老虎一样的人,而是那个温温柔柔,没有脾气的人。
温柔的男人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也让子女的心中充满温暖,在有慈父的家庭中长大的儿女,儿子包容心更强,女儿不缺爱。
温柔的女人更好命,百炼钢不如绕指柔。温柔女人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家庭争端都可以用言语解决。
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暖心的鼓励的话可能温暖你的一辈子。我曾经因为母亲对我说“我闺女就是行!”而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并且因为这份自信获得了许多。
我也曾经因为父亲的一句“瞧你那点出息”而记了一辈子,常常怀疑自己能力不足,见识不够而不敢勇于尝试,错失了许多机会。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不会好好说话。
从此刻起,和父母,家人好好说话,摆事实,讲道理,别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
别翻旧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比昨天重要。
降低音量,平和的态度同样也能解决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