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又是一年开学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开学季,又接手新的班级,还需从头跟家长和学生磨合新的学习习惯和“游戏规则”。
今天,是第二次网络直播,在昨天家长会的基础上,除了上课,还需再次强调一些细碎的事情。比如如何修改班级群备注,语文读背群音频的命名格式,作业提交地点,作业要求等等,这一类细小的事情,看似老师说一遍,问题就能够解决。但实际情况是,家长会时我讲解了第一遍,微信群中我敲键盘讲规则逐字打出来的第二遍,效果都不佳。今天只好在开课前,我又抽出十几分钟时间,带着截屏,标着序号,讲了第三遍,这一遍以后,这些小事倒是有一半多的家长已经学会。课后实操中,还有部分家长状况百出,分别在群中一一艾特,出现一个处理一个,现状是大约80%家长已经成功修改备注,学会音频命名。
下来之后,我就陷入反思,为什么中年级的家长,还不会修改班级群中的备注这类司空见惯的事情?还不是一位两位,心中很是诧异。经过反思,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1.开学第一天,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做好心理建设。虽然9月1号是永恒不变的开学日,疫情当头,很多同学还都处于懒散的状态,家长虽然重视,但是似乎也还没有缓过神来。
2.各项任务过于密集,家长和学生应接不暇。从上午的语数英网课,到读书、写作业、改错题,拍照上传,再到晚上看《开学第一课》再拍照上传等任务,家长如果不太忙,那么这一系列任务做起来学生可能会做的津津有味。但反之呢?忙碌的家长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一天可不是就手忙脚乱的,这些细小的任务,自然会被忽视。
3.新的班级,老师和家长、学生需要磨合期。新的班级,家长、学生和老师都是初次接触,任务下达的时候,会不会是老师自己心里想清楚了,但因为任务繁多又得马上完成这些任务而脑补了一些想当然的东西,造成了你以为的你以为呢?所以,我们不妨让我们的脚步节奏慢一些,彼此都在有耐心一些呢?
4.信息时代,消息过于廉价。一条消息不在像从前一样收一毛钱,靠的就是流量,流量充足,就不用担心你发了多少条消息,说了多少话。殊不知,在工作时,忙碌的人们连一块儿静谧的空间都没有。现在谁还跟敢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看手机,就拿今晚为例,仅仅20分钟,手机在充电,没有看手机,再拿到手机时已经超过了99条未读,要知道我大多数还设置的是免打扰。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可能很短,但生命的意义却很深。所以在这里呼吁大家,作为教师,我们布置任务时,语言最好简单、凝练、准确。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最好的修养。
今天一直在反复一句话,世界上最偷懒的方式就是一次做好。与君共勉!
20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