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在春茧体育场与万余名小伙伴一起听了罗胖的跨年演讲。三个多小时的演讲,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关于时间的认知:
“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时间是商业的终极战场。消费者花的不仅是钱,他们还为每一次消费支付时间。”
非常认同这个认知,但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是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我关注并使用的与学习和知识有关的各个平台都先后推出了各种知识付费栏目,试图最大化占领用户心智和抢夺用户时间。
出于好奇和兴趣,我把每个平台上那些特别吸引我的付费项目都购买了,从得到的专栏订阅、每天听本书,到分答小讲、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跟谁学的课程,荔枝微课和千聊直播上的某些付费小课,以及知乎live和小密圈。购买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想学习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另一方面想看看这些付费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上是如何操作运营的。
与此同时,许多公众号和微博大V小V,甚至简书的很多作者,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付费课程和各种训练营。一时间,满眼望去所及之处都是各种付费项目,知识经济俨然成为了新的风口。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知识开始被尊重并赋予更高的价值,我们的学习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变得更丰富多元,我们可以花较少的钱就能听到牛人大咖的分享,很多普通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专长和爱好一夜之间摇身变成知识网红,甚至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看起来,全民学习和奔跑的时代全面来临,而我却在缓缓拉开的这层幕布背后嗅到了一股浓烈的焦虑味。这首先是从我自己身上闻到的。从去年到今年4月我先后购买的各种付费栏目和课程不下20个,时长从一次性的20分钟到为期一年的每周微课不等。每次买的时候都很激动,觉得自己又可以学到新的东西了,最后却被事实打脸了:
(1)购买的内容中有部分属于冲动消费,买完学过一次/听过一堂课,后续的更新再也没有打开学习;
(2)被动加入了许多相关的微信交流群,90%的群信息都没有营养,即便设置静音不看消息仍然会占用空间和时间去清理;
(3)每天的时间只有那么多,购买的内容根本学习不完,一部分过了一段时间后失去了兴趣,这时内心会有懊悔(当初太冲动了不该买的)和焦虑(我今天又浪费了好多时间,我应该用来学习的,我还有那么多课没听)。
回想一下购买时的冲动,很大一部分其实是被营销文案推动的,这些文案用各种方式告诉你:买了这个,你就会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学了这个,你就会变得很厉害。加入了这个训练营,你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可是,“有趣”“厉害”“更好”这样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义,而不是让意欲你付费的广告来告诉你,定义你。
另一部分则是出于贪婪和对自己的高估:想要成为一个什么都有所涉猎的人。但真正冷静下来后,发现自己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加以选择,不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部分,只会让自己陷入焦虑和盲目跟风的混乱。而把时间最优化利用,需要我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规划,判断哪些是真正重要和需要的,哪些则是受外界刺激产生的一时冲动。可是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越不清晰,就越容易受外界影响,也越容易冲动消费,被塑造而不是主动塑造自己。
后来我开始逐步捋清楚这些问题,从中选择了对目前这个阶段的我来说最重要的内容投入精力,把其他的内容暂时搁置,对于不断推出的新内容也自然产生了免疫力和判断力,更理性冷静地进行选择。
另外,这几年的培训经验也让我意识到,其实80%的人只是想知道些碎片知识,他们只喜欢好玩有意思或者立马能带来利益的,不想费太多力气和脑筋去弄明白一件事、一个原理,更不想花那么大力气去从源头来架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体系。
只有20%甚至更少数的人,对自我有着更高的要求,会看到自身的知识架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会如何从点点滴滴影响自己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发生的事,从而塑造自己的心态、生活、工作和决策。他们愿意花时间、静下心去读一本基础学科的书籍或经典著作,而不是那些一瞬而过的畅销书。他们愿意沉下心来一点一点梳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做出实际的改变,哪怕短时间内看不到直接的回报,也能笃定地去做这样一件积累的事。我相信这些人,会在五年、十年以及更长的时间跨度中拉开与那些80%的人的距离,最终成为他们想成为的那一群人。
知识付费和内容创业的兴起,让知识变成了一种产品,基于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当知识产品披上了包装的外衣,更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性。相比买错一件实体产品(钱的成本),选择了错误/并不需要的知识产品带来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浪费,甚至错误的认知所带来的损失,就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