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柳叶,褪去了油彩,收起了曼妙身姿,孤独的在微凉的晨风里摇摆。地上的矮草瑟瑟着相依相偎,露出满脸的倦容。冬青的叶子却绿得发亮,箭一样挺立在寒风中,似乎唯有寒凉才彰显其耐寒的本色。平原的秋,单薄秀气,素净朴实,耐不得雨雾风霜,几场秋雨,尚不见秋韵味道,秋色就在呼啸的北风里苍白了脸,没有生气了。那天邂逅天桂山,乌云漫漫,细雨微微。空濛的山,渺茫的雾,绚烂秋色,是我此次山行最大的收获。
天桂山地处平山县城西南部,北与驼梁遥相望,南接忽忽生态水,是北方地区有名的道教圣地。据康熙年间平山县志记载:天桂山原名“三门寨”,因山势陡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固,仅三路可登顶而得名。后历代文人见此山风景奇丽、岩石嶙峋、樵歌回荡,便借“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意,将“三门寨”改为天桂山,始有“天下第二桂林山水”之美称。
这似有却无的雨落在眼睑、面颊上,让我蓦地想到“沾衣欲湿杏花雨”的画面。抬头看,雾气萦绕,远山如螺似簪,俨然是一副浓淡相间的水墨画卷。
我们踏着湿漉漉的台阶慢行,绕过八卦演武台,来到三丰殿前,殿前柏子累累,晶莹欲坠的雨滴,向游人展示着清明澄澈的微世界。从这里沿着索道上山,可以仰观山雾的婉转缠绵,俯看林海的如金似珊。流动的碧海上,彩浪翻涌。“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拥抱老秋的叶子虽然没有红透,漫山的绚烂中还是让人品道秋韵的厚重与沧桑。
双脚落地,悬着的心忽而轻松了,迎面一条宽而平坦的青石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两旁密林耸立,修长而黑的丛林枝桠纵横,让人生出欢喜与敬畏。遍地碎金的野菊花,在游人面前难掩矜持,兴奋的手舞足蹈。妹家的孩子仿佛是出笼的小鸟,打着纺车轮子在前面奔跑,慌得几个大人在后面紧赶慢追。丛林深处,盈满了缭绕的云雾。人语声声,高低相和,从很远的下面传来,凭栏望,人归何处?雾茫茫,云海深处天上人间啊!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青龙观,观门两旁,楹联醒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暗含“一气化三清”的寓意,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同行的妹夫向我绘声绘色的解说老子的道论,让我深刻的体味到“读万卷书莫如行万里路”的含义。
我们登上魁星阁时,四周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数峰低语,万籁无声,犹如置身万顷云海之中。你看, 这气象万千的雾啊,缠缠绕绕飘然直上,达于山顶,漫延而开。她轻柔曼妙,宛若白衣仙子,飘上山坡,飘进山谷,绕着山林,拥着山寺。座座山峰有的“沉入海底”,踪影全无;有的仅显危石,如帆船漂动;有的仅露山顶,如孤鸟浮沉。十几里的苍山翠峰,皆成烟波浩渺的汪洋大海。这醉人的雾啊,设若阳光朗照,云霞相映,山青树荣,该是怎样的秀丽风光呢?
坐北向南的真武殿内,供奉着掌管北方的最高神--真武大帝神像,两侧廊柱上镌刻对联一副: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炼就金身。相传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对风雨飘摇、日渐沉沦的大明江山,深感朱家气数将尽,无力回天,便命其心腹太监林重华携旨出京,选择“灵秘之地,绝尘以栖”,为自己修建归隐行宫。林四处考察,相中了山势险要,风景秀美的天桂山,不料即将竣工时,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吊死煤山。林闻讯痛哭,遂将行宫改为“青龙观”道院,并供奉容貌与崇祯相同的真武大帝。这幅楹联就非常含蓄的道出了崇祯的身份及归宿。青龙观是天桂山的主体建筑,全部红墙红柱,朱门赤户,金黄瓦顶。这明显的皇宫样貌,穿破时空,默默的维护着大明皇族的威严。我们裹挟在道教氛围里,慨叹历史变迁,人世沧桑。
山雨的洗礼,让山石的纹路清晰可辨。这书页一样的岩石自上而下码的整整齐齐,仿佛是织女的巧手织就。细瞅,苔藓遍布,石灰岩断崖峭壁间生长着一些小老柏,其根插入绝壁岩缝,有的临崖横生侧出,有的悬空倒挂,树状犹如盆景,奇巧玲珑。在没有一粒土壤,不见一滴水分的滋养下,却能苍翠劲拔,其顽强的生命力怎不令人称奇,令人叫绝!
跨过朱雀门,是一处观山揽胜的赏景平台,我们垫补着饥肠辘辘的肠胃,把视线抛向远方,对面悬崖峭壁上 ,“归”字苍劲潇洒,在山峰美树的映衬下赫然醒目,这是国人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的见证,是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带着这份自信,我们踏上了下山的路,无缘观瞻白毛女洞,就让遗憾化作一种美丽,和着秋的雨,秋的雾,秋的韵,伴我回家吧。
雨雾中的天桂山,神秘不失美丽,厚重不失风采,绚烂中尽现别样风韵。天桂秋韵,风情万种,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