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39】为政篇第二十三则

今天学习论语第三十九则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请教:“未来十代的制度现在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殷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可以知道。以后若有接续周朝的国家,就算历经百代也可以知道它的礼制。”

学习笔记和心得

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这么年轻的学生,提这么大的问题,实在是很有气魄。孔子不喜欢算命,不预测未来。他只是告诉学生从过去可以推知未来,即所谓“鉴往知来”。

礼应视人性情情感需求而调整

孔子认为礼是客观的制度,制度一定要视人的情感需求而做相应的调整。人的情感需求在每个时代的表达方式都可能不同,像中国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是谓“丁忧”。而现在如果三年不做事,就很难生活下去。儒家认为变化的形式中,有着不变的情感,孝顺是由内而发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