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是万古神君 第二章 神秘的召唤,你是谁

  “颜儿、颜儿”有个女人空灵的低声唤道,那声音似穿过云霄,带着无尽挂牵,声声钻进脑子。小乙只觉得自己身处一片白茫茫的云雾之中,寻不到方向。

  “你是谁?颜儿又是谁?这是哪儿”。他茫然失措,挣扎着想要醒来。

  小乙猛地一下惊醒,满头是汗,席地而坐。他总是反反复复做同样的一个梦。梦里的女子从不露面,她焦急地在找寻一个名叫“颜儿”的人。

  可是,颜儿是谁?那女子又是谁?为何她会在我的梦里?

  小乙来不及多想,匆匆批上外衣,此刻天已大亮。早前院里种下的竹笋已长成露尖模样,小乙掰下几个,细心挑了几个。

  “絮婆婆,絮婆婆”。

  “小乙哥哥”。五岁的小娃儿赤着脚从屋里跑出来,奔向小乙怀里,圆嘟嘟的小脸蛋儿甚是可爱。

  “小乙哥哥,婆婆去集市上卖鱼了”。

  小乙抱起他,忍不住掐了下那张小脸蛋儿。

  “莫莫,你一个人在屋里吗?你娘亲呢”

  “娘亲新织了布匹,送去水融阁了,娘亲说,卖了布匹,就给莫莫买糖葫芦吃”。

  小乙将小娃儿轻手放下,探头瞧了眼屋内,确实没人。他俯下身去,道“小乙哥哥要去干活喽,莫莫乖乖在家,可不能乱跑”。

  小乙搬来此处时,絮婆婆便住在这许多年了。她的儿子在多年前一夜间消声灭迹,留下年幼的莫莫与妻子。相邻的两间屋舍,在平常相互帮忙,渐渐便熟络了起来。

  因近几日海浪汹涌,码头的船只无法入港,搬运货物的活儿便暂时停下了。小乙在街道上边走边细想,得需找份别的活儿干,不然这几日的空闲时间就浪费了。

  黎燕乡的街上吵吵囔囔,叫卖声、吆喝声、争吵声,参杂着妇人拿着竹竿追赶打骂孩童的怒气冲冲的声音。小乙沿街看着各处商铺前有没有张贴招工的。恰巧遇见卖糖葫芦的小贩,想起莫莫的话,便买了两串。

  继续往前走,是水融阁的后门。尽管是后门,装修却也是一副豪华模样,高立的原木色门柱前,稳稳坐着一只巨大石狮子。为什么是一只,还有一只去哪了?谁也不知道。

  没有人瞧见过另一只石狮子,好像它从来没存在过。

  水融阁是黎燕乡赫赫有名的大户,老阁主东方玉虽已经是花甲之年,身体却格外硬朗,英气非凡。从外部看,水融阁庞大恢宏,仆人数百,与皇宫也不相上下。东方玉多年好行善事,加之街上大半商铺都是他家的产业,便很是受人尊重敬仰。

  至于水融阁内部,小乙没去过,自是不知其中景象,莫莫娘亲冯大姐虽说经常来送编织的布匹,也仅是从后门进入到后院,再匆匆从后门出来,也末能观摩一二。仆人们也是闭口不敢言谈。但据说里面金碧辉煌,甚是惊人。

  小乙胡思乱想之时,正巧碰见出门来的冯大姐,她手里握着卖布匹所得的几两碎银,欠身从门内走出。随后高大的木门片刻不停留地从她身后关闭,发出沉闷的声响。

  “冯大姐”。

  “哎,小乙,今儿个没上工去呀”。冯大姐胡乱在衣裳上擦了擦手,笑言道。

  “没呢,今日停船了,没活干”。说话间,小乙将刚买的糖葫芦递了过去。

  “给莫莫的,我尚要再逛逛,寻寻活干,冯大姐,你带回去给他吧”。

  冯大姐接过了糖葫芦,低嗔了一句“又叫你花了银两,可别总给他买东西了,你那些钱不还存着有用吗”。

  小乙笑了笑,不答应继续往前走去。

  冯大姐与小乙正走相反的道路,当她转身时,水融阁内闪起一道刺眼光亮,小乙抬头,看见一道光亮以极快的速度,随着屋檐揉动爬行而去。他顿了顿,回头看了眼冯大姐离去的背影,微微翘起右手食指,一股青涩内力随流而上,冲向屋檐处,停留片刻,便分碎而去。

  他的道力尚浅,只有些许追踪力,平日里也从不示于旁人所见。这一星半点的内力,不足以与刚刚闪过的强大盾力相抵抗,于是还没开始追踪便被打散了。

  “这水融阁藏着咋样的秘密,又有什么样的高人?竟有如此高深盾力”。

  小乙心里默默想着。

  一路疑惑间,他来到街道里最为繁华的地界,那里张贴着各种告示,有招工的,有比武相亲的,也有收徒的,买卖地皮的。告示前挤满了人,一圈又一圈,围的水泄不通。

  小乙使劲挤了进去,想着看看有啥合意的活干。

  “都灵城收徒了”。

  “好事呀,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

  “我们也去我们也去”。

  “得了吧,你就别想了,人家要的是有灵力的”。

  “都灵城城主那奇鹰功可是了得,听闻人不动分毫,便可寻千里外之物”。

  “哎,咱们就别奢望了”。

  …………

  人群里三三两两的人高声讨论着,有自知不如者四散而去。

  奇鹰功?可寻千里之物?

  小乙赶忙挤到最前面,仔细看那告示。倘若学得那样的灵力,岂不是可以轻松找到娘亲的踪迹?

  次日,小乙锁了家门,与絮婆婆、莫莫一一道别后,提上简单的行囊,从瓦罐里倒出近些年攒的全部银两,便踏上了去往都灵城的路。

  虽说都灵城一般人万分难进,但去碰碰运气也是好的,试一试总归是有希望的。

  启灵玉在他腰间一晃一晃,烈日下格外醒目。

  都灵城位于黟山西面山腰处,唯一的通道从山脚盘旋而上,每一段山形都尤为奇特,悬崖峭壁自然不用提,尤其是中途一处山路,直接与山体垂直而下,极难攀登。所以即使有许多能人异士想要入城拜于城主秋至奎门下,研学一二,大部分却也只能在上山途中放弃。

  小乙看着高耸向上的山路,心里实则是没有多大的把握的,好在多年的历练,让他有了不服输的倔脾气。

  纵是不可能,那便偏要闯一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