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音乐会指挥洛伦佐·安东尼奥·约斯科和他执棒的香港管弦乐团携手意大利女高音西尔维娅·瓦延特,香港男高音歌剧表演艺术家莫华伦,为我们带来了两首平时很少有机会听到的作品。
上半场是贝里奥创作在1964年创作的《民歌》。作为战后意大利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贝里奥的作品具有那个时代共有的“世界主义”倾向,还透出意大利音乐那种特殊的抒情性与戏剧性,是继韦伯恩之后西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杰出的先锋派代表之一。
《民歌》是一部次女高音与长笛,单簧管,中提琴,大提琴,竖琴及两件打击乐合作的声乐套曲,共11首。取自法国、意大利、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的各个地区,作曲家保留了每首民歌的歌词和曲调,在调性和声与乐器编制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民间音乐的纯真性。那些曾经感动过人们的古老民歌,通过他的再创作,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
女高音歌唱家西尔维娅·瓦延特的演唱,声线柔和曼妙,情感处理细腻,与乐队之间配合默契,为我们呈现了这部作品精妙的编配。由于采用不同语言,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今晚的演出无论是人声还是乐队可听性都很强。
下半场是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这原本是一部“供朗诵,表演与舞蹈的作品”,全剧有四个角色,旁白,士兵,魔 鬼和公主(只有舞蹈)。虽然是音乐戏剧,但却没有一句唱词,作品中音乐,表演和讲解三种形式相辅相成,不同于传统。莫华伦先生作为叙述者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精彩的故事。
《士兵的故事》共有十三段带标题的音乐,《士兵的进行曲》《士兵的小提琴》《田园曲》《士兵的小提琴》《士兵的进行曲》《王宫进行曲》《小音乐会》《三首舞曲》《魔鬼的舞曲》《小赞美诗》《魔鬼的咒语》《大赞美诗》和《魔鬼凯旋进行曲》,这是一个有点像《浮士德》的故事。
士兵从战场归来,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坐下休息的时候,拉起了那把虽然音色有些跑调却与他朝夕相处的小提琴。没想到小提琴声引来了恶魔,他假扮成一个老头,用魔法之书于士兵交换了小提琴。士兵还答应教他小提琴,并在他家过了三天。但这三天其实是世上的三年,当士兵回到家中,母亲未婚妻和家人都以为他是幽灵。
失去一切的他觉得沮丧而孤独。他从魔法书中学到了如何获取财富,但即便成为了富翁,也无法让他幸福。于是他又出门冒险,去到一个新的王国,在这个冒险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公主的爱情,取回了自己的小提琴,但最后却因为思乡之苦,在返回孤独的时候,被魔鬼抓走……这个悲剧故事,提醒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因为贪婪,陷入魔鬼的陷阱。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非常生动,丰富的音响效果和音乐元素让故事更加有趣。今晚的两首作品是自己第一次听,音乐家们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