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译文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愤”是指想懂而懂不了,心中难免愤愤。“悱”是想说而说不出,脸都涨红了,这时特别需要老师的指点。
孔子的原则是,学生一定是自己感到困惑,想了很久还想不通,才向老师提问。此时只要老师一说,学生便会终身记得。所以作为学生,凡事要自己先思考。如果不动脑筋,只是随便听一听,老师说得再多也是枉然。
孔子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解过程,这是孔子教学的特色,值得今人借鉴。
3、学习心得
古人传播的教育方法到现在也还在倡导而没有做到,填鸭式的教学依旧是我们教育的主线,而举一反三,修行悟道还是几代人孜孜不倦追求而不可得的境界,其实书到用时方恨少,离开学校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需有目的的学习一定事半功倍,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做的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而不是毕业就还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