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人真正意义上长大的开端,在于开始意识到并且享受孤独的时刻。
寂寞和孤独是两回事。如果说寂寞是属于人类社会学范畴的一种有关社交状态的客观描述,那么孤独则是偏向于精神心灵领域自我与世界相互剥离相互交织的动态过程。寂寞是相对于物理世界而言的,孤独则是精神世界的语言。寂寞是背离主观意愿的无奈妥协,孤独则是满足心灵愉悦的主动选择。寂寞是盛放在暗夜高空的绚丽烟火,需要有人陪伴观赏;孤独则是流泻在大地万川的清冷月光,其中真意只见于万籁阒静之中。寂寞是一杯浓烈的酒,身边得一挚友,便可在举杯交谈中无声化解哀愁;而孤独则是一盏寡淡的茶,巍巍高山,莽莽荒原,全部悲喜,只能独立咽下,慢慢品尝。
也许,我们无从得知孤独走进自我心里大门的确切时间,却不妨碍每一次孤独来临时所带来的清晰感受。
在人声鼎沸的热闹里迷失,在觥筹交错的欢声笑语中猝不及防的低落,而内心,则是令自己都感到惊讶的茫然,以及,无可遏制的疲惫。
二
成长到一定阶段,孤独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尤其是在你意识到,孤独不是精神的失陷,而是生命与生俱来的禀赋之时,你才开始真正看清世界的无常,理解孤独的意义,并且慢慢学会在孤独中与自我达成和解。
从此,我们的生活中有了很多有关“一个人”的事。
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喝下午茶,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读书,一个人旅行,一个人邮寄明信片,一个人收拾房间,一个人安静地度过周天的下午,一个人自在地窝在深夜的被子里,盯着满墙的光影任记忆翻腾,任情绪汹涌……
你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因为,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你面对的才是自己本身,而不再是外界对你的赋予。
所以,我也越来越能理解那些在黑暗里保持清醒或是回家前先吸完一口烟的人,只有在那一刻,他们才是他们,而非别人眼中的他们。这一刻过后,他们便要回到生活,做回现实中的他们。至于那个真实的自己,只能等到下一个暗夜或是开门前的短暂闲暇里再次出现。如此这般,周而复始,便构成了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好在,成年人是没有权利悲伤太久的,哪怕只是一个片刻的孤独,便足以修复如初,然后安静等待下一个悲伤的到来。
孤独是一件很自我、很私人的事情,除了当事者,没有人可以触碰孤独的真实温度。世界上是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同身受这件事的。即便是亲友挚交,即便是齐眉爱人,我依然没有办法向你解释清楚,为何在碧空明媚之下,我的内心却满是荒凉。
三
人的一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不断地做生活的加法,忙着学习,忙着社交,忙着尽快建立自我,忙着吸纳一切有益于个体强大的养分。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之上从简去繁的阶段,是一个需要不断做减法的阶段,你要去评估并重新确立在第一阶段形成的价值体系,去除繁冗的细枝末节,留下你生命中最根本最为重要的那些东西,然后拼劲全力守护它、捍卫它,如果可能,还要把它播种在历史的大地上,期待它长成一棵树,遮蔽风雨,庇护后世。
只有当你真正懂得孤独的崇高和无可更改,你才开始接近生命的真实意义。
星辰在天,江河入海,宇宙洪荒,孤独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