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次生林
提到足球巨星,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贝克汉姆、梅西、C罗……
但在球迷心中,有一位超越众人、如神一般存在的球王——贝利。
球王贝利是谁?
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他是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的“世界杯之王”;
他是出场过1366场比赛,进1283球,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就连美国总统见到他都开玩笑道:
“我是罗纳德·里根,美国的总统,但你没有必要自我介绍,所有人都知道贝利是谁。”
近期,一倍备受争议的影片《传奇的诞生》引入国内,该片正是讲述了贝利从贫民窟一路逆袭,最终成长为球王的传奇故事。
贝利出生在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残疾的清洁工,母亲是佣人,一家五口人长年过着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日子。就连贝利唯一一条体面的裤子,还是父亲预支薪水买的。
论穷,贫民窟的生活不是你我能想到的。
正是贫穷的衬托,我在影片里看到了最好的教育方式。
★不苛责★
因为买不起鞋,贝利的球队被嘲笑为“光脚小分队”。
为了买鞋,贝利等人偷抢了物流的花生米,被对方追赶至河边。贝利与受伤的好友尤里只好躲在树洞下。很不幸,树洞突然坍塌,尤里被活活掩埋。
回到家,贝利痛苦地向母亲哭诉道:“是我害死了尤里!”
母亲一直反对贝利踢球,况且还出了人命,母亲更应该抓住机会好好教育他一番,以此证明自己的阻止是英明的。
然而,她并没有。
她伸出双手将贝利抱在怀中,哽咽着安慰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儿子偷别人的东西,她不痛心吗?儿子让好友丢了性命,她不难过吗?看着儿子痛苦地忏悔,她不揪心吗?
作为一位深爱儿子的母亲,她当然会。
可她知道,失去朋友的贝利,内心比她更加煎熬。既然悲剧已经发生,责骂又能改变什么呢?
反观现在的父母们:
辅导作业时,为了一道错题对孩子声嘶力竭;
考试考砸时,不分青红皂白质问“怎么考成这样!”
看着邻居家孩子拿奖,不追究自身原因,反而责怪孩子“你怎么就不知道学学人家!”
题目不会做,孩子比你更苦恼;考砸了,孩子比你更难过。
你以为孩子不渴望优秀吗?
事实证明,责骂犯错的孩子,不但起不到警戒的作用,还会让孩子渐渐丧失悔恨感,对指责免疫。
通俗点讲,就是没了羞耻心。
一旦孩子没了羞耻心,就会变得没皮没脸,就会沦为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不受道德底线约束的人,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言传身教★
因为悔恨,贝利决定再也不碰足球,并在放学后随父亲去医院打扫厕所。
上班第一天,贝利差点端翻尿盆。
父亲看到后,默默站在贝利身后,双手扶着贝利的手,手把手教他如何端平,如何“安全”运到马桶。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给人打扫厕所,但既然已经扫了,那就学着如何扫好。
下班后,父子坐在芒果树下啃着干涩的面包。
父亲分享道:“我以前就是用芒果练球的:熟的练技巧,青的练射门。”
说完他摘下一颗熟芒果,从顶球、运球、颠球到射门,父亲很享受地练了起来。
一开始贝利依旧抗拒,但最终,残疾的父亲对足球的热爱感染了他。
他拿起青涩的芒果,一脚射进远处的垃圾桶。
从放弃到拿起,整个过程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没有居高临下的指导。
总有人疑问:为什么我家孩子不爱学习?
请扪心自问,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个“爱读书”的榜样吗?
做医生的抱怨从医的苦,做老师的吐槽学生难管,没什么能让你满意的。你每天都在给孩子传递负面能量,却总在要求孩子积极向上。
你要求孩子揽瓷器活,前提你得是块金刚钻;望子成龙,提前你得是条龙。
言传身教,本质是意识的平等。
平等对待孩子,他才更能够像大人一样成长。
★不打击孩子的热情★
贝利加入俱乐部后,凭借原始球法——任加,成了赛场上的明星。崭露头角的他心疼母亲做饭环境差,送了母亲一台煤气灶。
父亲无奈地对母亲说:“他不知道家里通不了煤气吧?”
母亲使了个眼色:“别扫了孩子的兴,我们可以当桌子。”
看到这段时,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高二那年,我获得市作文大赛第一名,得了200元奖励。放学后我兴冲冲地给妈妈买了件外套,还特地去礼品店包装一番。结果妈妈说她不缺外套,硬是拉着我去店里退了衣服。
“小孩子哪会挑衣服,瞎浪费钱。”
妈妈心疼钱,我能理解,但因为200块钱,浇灭了我所有的热情与动力。
我是个极度缺乏自信的人,总爱将事情往坏处想,这或多或少与我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关。
第一次考了100分,妈妈说一次满分不算什么;
第一次学会煮饭,妈妈说水放少了,夹生;
去菜场买斤豆芽,妈妈说买错了,无根的豆芽不能吃;
就连阿姨夸我比同龄人懂事,妈妈永远只会说:哎呦,她调皮的时候你们还没看到嘞!
中国人习惯谦虚,面对夸奖总会连忙摆手说“哪有哪有”,可谦虚的背后,藏着多少渴望被表扬的目光。
当渴望得不到回应,当热情得不到回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什么都不敢尝试了。
★别过多施压★
世界杯准备阶段,贝利重击触地,膝盖受伤,与父亲当年的遭遇一模一样。
贝利的父亲曾是出色的职业球员,赛场重伤后落下残疾。没有治疗费,没有赔偿金,只能靠洗厕所艰难为生。
这,也是母亲反对贝利踢球的原因。
贝利躺在狭小的床上,一手捂着受伤的膝盖,一手拿着话筒。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再次站起来,只能告诉母亲“膝盖受了点伤”。
听到消息的母亲犹如遭受重击,她瘫倒在丈夫怀里,无法接受儿子赴了丈夫的后尘!
她无法接受!
电话这头,贝利紧握着话筒,绝望地沉默着。
许久,电话那头传来母亲颤抖而坚定的声音:
“(让你踢球)这个决定是我们一起做的,我们都相信这是正确的决定。不管发生什么,我和爸爸都永远爱你!”
一面是世界杯的压力,一面是教练的期望,本就自卑的贝利早已不堪重负。恰是一句“永远爱你”,释放了贝利内心最沉重的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贝利只做一件事:等待,等待,等待!
幸运的是,贝利等来了云散天开。
1958年6月29日,这个17岁的矮小少年,用原始热血的脚步驰骋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为国家成功进了3球!
最终,巴西队以5:2的好成绩成为世界杯的冠军,一洗前耻!
也是自那以后,贝利带领巴西队三夺世界杯冠军,“贝利时代”开启!
好的教育,不是爸妈拼死拼活买学区房;
不是砸钱报各种培训班;
而是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少些责备,多点鼓励。
希望有一天,你们的孩子能昂着头,骄傲地对着他的孩子们说:
“孩子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能这么优秀,都是爷爷奶奶的功劳!”
那一刻,值得每一位父母骄傲!
原创作品,希望各位喜欢,欢迎点赞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