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最幸福的时刻恐怕要数作品发表、文稿成书、粉丝过万了。码字的人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论是信手拈来还是字斟句酌,写作者注入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搭进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就像怀胎十月的女人,一朝分娩,自然对亲生骨肉爱意浓浓。
作家是用一生写字的人,作者是工作之余写作的人,我赞同李尚龙的观点:我们很多普通人只是生活的记录者。
生活是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普通人的日子随着日晷指针倒映的影子由长变短又变长,日复一日,规律却单调,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次老师留写作文的作业,我总是写完其他作业,把作文放在最后,扎耳挠腮一直到繁星点点,最后不得不向母亲求助。作文对我来说是场噩梦,而且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噩梦。为此,我的父母给我报名写作班、甚至英语班(英语老师的逻辑是学英语能促进语文写作),当然这些都有效果,可是收效甚微。
上五六年级时,家里人买了《读者》、《青年文摘》杂志,我也蹭着读。我喜欢看里面海外作者写的故事,异域风情和浪漫爱情总是让我魂牵梦绕。我猜我骨子里那种自由散漫的性格就是在那些日子发酵的。
上了中学,我开始喜欢上了语文课,我喜欢课本里那些现代诗、古诗、文言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我还买了很多诗集,家庭聚会的时候朗诵给大家听。当然,高考前免不了大量训练“八股高考体”作文,我又陷入恐惧之中,加之各种备考压力,最爱的语文老师总把我叫到办公室,关切的问“有什么心事吗,怎么总是看你那么沉重?” 那真是一段为了分数和大学形色枯槁、辗转反侧的青涩岁月。
上了大学,专业是英语,中文写作总算可以告一段落。那时候恨不得什么都用英语,手机语言设置成英语,发短信是英语,报纸录音是英语,就连偶尔心血来潮的几篇日记也都是英语,就这样四年孤单又寂寞的日子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汉字做注脚。
工作以后,写了几篇小随笔,母亲看了便说你写日记吧,从此陆陆续续写起日记来,截止到今年2月份已经写了厚厚的四本多日记,平均下来一年一本,去年更是坚持做到了每日一篇。这些日记大部分是流水账,开头总是“今天”,然后虔诚、忠诚又实诚的列举一天做的事情。文字通常很短,只有几句话,灵感喷发时也有一篇三五页的情况。
在新西兰,纸本价格不便宜,加之来时“千里不捎书“,把心爱的日记本留在了家里,现在只能敲击键盘,记录生活。我怀念春天喜鹊在窗前的陪伴,夏日汗涔涔的手臂黏在桌台,秋夜笔尖对纸页的呢喃细语,还有冬日用来取暖与照明的小太阳。
我享受这样安静的时刻,无声的自言自语,尽管我的心情可能是波涛澎湃、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