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小同学,是我舅舅的女儿,因为上学的原因,小学三年级开始,常年生活在我家。
虽然在年龄上,比我小十五岁,但由于家里只有我是跟她年龄差距最小,她跟我关系最亲近。
小学一年级,表妹常常被老师喊家长,被反映在教室撕纸、随意讲话,是个名副其实的“问题小孩”。
来我家的时候,她极有主见”、固执、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听讲,自然成绩也不好。基本上,每天都会被长辈训话,因为缺少来自学校及家庭的认同感,表妹固执地厉害,仿佛形成了一种负面增强的恶性循环。
我的性格恰恰跟她相反,是个长辈眼中的好孩子,那种第二名考了95分,我会考100分的学生。家长从来不用为我的学习烦神。
小学五年级,我偶尔给表妹辅导功课。相对于其他功课,她的语文学科相对拔尖些,但几乎和大多中国学生一样,作文学科一般,提笔无墨,脑中缺少素材积累,下笔文字赘余繁复,心中缺了真情实感。
我给她指导过几次作文,告诉她写文章忌假大空,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加强细节描写,把真实的感情用细腻的文字表现出来。
小学五年级,表妹的学校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令人欣慰的是,她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比赛。放学回来,兴奋地告诉我题目,寻求当姐姐的帮助。
演讲主题为爱国情怀,商量后我帮助她共同完成了篇演讲稿,最后引用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名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洋洋洒洒一页纸的演讲稿,必然是需要去记忆后表现出来的。在准备的过程,一向不是个用功小孩的表妹又不能坚持了,像流水账一样背出稿子,肢体语言欠缺,感情平平。一度想放弃。
我在网上找了演讲稿视频稿,鼓励她去学习、模仿、坚持。
在近两周的辛苦准备后,正式比赛那天,她总得分排名全校第六,其他几个为六年级的学生,她最终拿到了一等奖。
对于一个经常成功的人士,偶尔的胜利可能真的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一路跌跌爬爬,类似于黑马的选手,成功来得格外振奋人心。
以至于往后的和“一次让人难忘的经历”有关的主题,她都写了演讲比赛。
这是一个不优秀儿童的转折点,仅仅是一次小小的成功。让“问题小孩”的信心倍增。自信了起来。
也许,是我自己从小到大经历得比较多,也许是我比较会想想事情背后的问题本质,我总是会愿意换位思考对方的处境、对方的情绪、对方的行为。
对于小孩子,我只会告诉她,走自己的路,多了解时事,做个有见识、有教养的学生。但千万认清自己,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曾经,和众多的学生一样,她虽然有过早恋的心思,但及时和家长沟通。放下飘忽的情感,提升自己。做一个理智自爱的女孩。当别人欺负她时,我告诉她要捍卫自己的权益,我们也会保护她,让她不成为一个懦弱的人。
每个孩子曾经都是可爱纯真的一张白纸,可是很多家长自己都不成熟,错误地引导,致使纯真的心灵受到了扭曲。所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得心智成熟。如果自己做得都不够好,又凭什么苛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