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标题是个麻烦事(写在唠嗑之前)。
下午和思思姐聊天的时候,就想着写点什么了,只是碍于在公司,拿老板的工资做私事,感觉有点过意不去(貌似每天总会有点私事时间,还好,老板看不到)。
庆幸的是,这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持续到了现在。很多时候,都想有感而发,一耽搁,就变成了个肥皂泡,在心里飘一会,啪地炸了,啥都不剩。或者,就像静躺在草稿箱里的文字,有浓情的开头,浓情在直抒胸臆的字里行间里淡去,就变成没结局的故事。特别像小时候吃的那一毛钱一袋的冰水,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时候,是个有甜味和可食色素的冰疙瘩,诱惑着人把袋子咬开一个洞,使劲地吮吸掉那色素和甜味剂,最后剩下一块不那么透明的冰,攥在手里把玩,直到它化成水,从指缝里溜走。
想写点什么的诱因,是思思姐在看到我上传的照片之后,弹出了聊天的窗口,羡慕我能经常看海。然后聊起她在的城市,聊起工作,聊起感情还有家里的大小琐碎事。 实际上,这距我们上次见面已经有三年之久,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聊天,大概也有半年之隔。
认识她的时候,是在2011年下半年,我研二,她研三,报了同一个教练考驾照,一起的还有柴总,瑶姐姐,小良子和小康子。思思和我们一起练车并不多,她比我们先报,临到毕业的她也急着拿到证走人。瑶姐姐比较毒舌,最开始在车上听到她盯着前面的车恶趣味地说着“撞上去撞上去”,我承认,我当时在心里给她打了个低分。小良子是来自河北沧州的腼腆男生,和他聊过沧州的美味小枣;小康童鞋是常德的,那会迷着武动乾坤的时候,借他的手机追过文。思思学哲学的,瑶姐姐学国际法,柴总跟我一个班,小康子和小良子那会是机械院大三还是大四的学生?反正他们在备战考研。那个坑爹的寒假,教练通知说给我们几个安排了科目三的考试,一干人眼睁睁看着别人陆续拖着行李回家,继续在学校练车,共患难了几天,熟络了之后,基于寒假食堂师傅们做菜兴致不高外加我宿舍设备齐全,就拉着瑶姐姐去菜市场买了菜,把他们几个都叫到宿舍煮了个火锅。吃完火锅没两天,临到考试,突然被通知,因为系统故障,我们先前报名的作废,需要重新报名,而驾校的负责人恰好漏报了我们几个。
然后,没然后了。除了思思继续留下来报名考试,我们都选择回家,然后她毕业离校,到现在,再没见过。
小良子和小康子在一起考完科目三之后,也没见过,场外练车的时候,是两个两个一起的。
瑶姐姐因为是一个学院的,见得多一些,听她八院里的事情,八毕业的事情,八考公务员。相处久了,觉得她就是一口无遮拦的姑娘,虽然有些事情我不会赞同她的说法,不过她说的话,总有她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理由。
然后,很久很久才有一次的聊天,知道了思思去了上海,跟她男朋友在一起,今年要结婚了;知道了瑶姐姐考了很多考试,现在在公司上班了,知道小良子考研失利后,选择了继续奋战,知道小康子来了深圳,换了号码后告诉了我,我却一直没打过。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这样的过客。
因着生命里的某个插曲,某个事件,某段旅程而相识,一起同行了三四五六步,或者共处了七八九十天,然后分开,各自前行。
也许认识的时候,是我和她,和他,和他们,单独地跟这些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时共处的如果是一群人,他们彼此之间可能却是毫无关联了。
还有,那些已经很久很久不曾联系不曾见面的同学朋友,也算,过客了吧。
愿你们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