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课堂上老师推荐的阅读读物,在最后一篇简书读书笔记上,我选择阅读《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由于时间限制,本人只进行了简略阅读,有关作者的观点整理较为浅显,推荐大家阅读本书作深刻了解。
《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是英国著名学者戴维·莫利攥写的一部受众研究方面的经典之作,该书集中了作者在相关领域多年研究的成果。将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电视受众研究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做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索。
书中提出了“受众解码”理论,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他认为,电视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需要观众主动参与和解读的。观众的社会背景、文化素养、个人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电视信息的解读。这一理论强调了观众的主体性,挑战了传统的“大众社会”理论,即认为大众是被动接受媒体信息的。
阶级、性别和文化上的差异是如何影响受众对电视“文本”的解读以及家庭内部的媒介使用行为的?
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在观看电视内容时产生不同的解读和反应,同时也影响了家庭内部成员对媒体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方式。
阶级差异即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这会影响受众的教育水平、职业、收入以及对文化资本的掌握。社会经济地位高,接触和理解多样化的电视节目的资源和机会就多。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寻求信息丰富、知识性强的内容。而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观众可能更偏好娱乐性较强、易于理解和消费的节目。同样,在技术设备的获取能力上,高阶级家庭可能拥有更先进的媒介设备和更多元的媒介选择,例如高清电视、流媒体服务等,从而影响家庭成员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偏好。
性别差异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一,它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角色、期望和行为模式。男性和女性可能因性别社会化的不同而在媒介使用上有所区别。比如,研究表明女性可能更喜欢看肥皂剧、谈话节目等,这些节目通常聚焦于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看体育赛事、动作电影等,这些内容强调竞争和刺激。性别化的家庭角色分工也会对媒介使用产生影响。在某些文化中,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女性身上,这可能导致女性在媒介使用上的时间更少,或者在选择内容时更倾向于能够与家庭生活相结合的节目。
文化差异涵盖了语言、宗教、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在解读同一电视“文本”时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某些文化来说,喜剧节目中的某些玩笑可能是幽默和无害的,但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敬或冒犯。宗教信仰也可能对电视内容的接受度产生影响。严格的宗教规范可能限制了对某些类型节目的观看,如暴力或色情内容。此外,不同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审美标准也会影响受众对节目的喜好。在家庭内部,文化传统和习俗可能规定了何时、何地以及如何看电视。例如,在一些家庭中,晚饭时间是全家一起看新闻的时间;而在其他家庭,电视可能被视作干扰家庭交流的因素而被限制使用。
阶级、性别和文化差异通过塑造个人的认同、价值观、资源获取能力以及社会角色预期,对受众解读电视“文本”和家庭内部的媒介使用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媒体制作者和传播者需要意识到这些差异,以便创作出更具包容性和针对性的内容,同时促进更加公平和多元的媒体环境。
而对于电视新闻的研究。作者认为,电视新闻并不是客观反映事实的报道,而是经过选择、加工和呈现的结果。新闻的选择、报道角度、语言表述等都反映了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一观点揭示了电视新闻的主观性和倾向性,对我们理解和评价电视新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书还关注了电视如何影响和塑造了公众对于重大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作者以海湾战争为例,分析了电视如何通过选择性报道、情感化叙述、视觉化呈现等方式,塑造了公众对于战争的认知和态度。这一分析揭示了电视在社会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理解和评价电视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是一部深入探讨电视传播学的重要著作。莫利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评价电视的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他的时事热点分析则揭示了电视在社会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对我们学习传播学概论这门课,而且对理解和评价电视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