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骄阳似火,绿树成荫。可即便再美好的事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远去,当夏不再承担四季轮回的重任后,秋,这个与其有着天壤之别的的季节,便继续履行着他的职责。
今年的秋势不但未有减弱,反而来的更急、更猛,让人猝不及防。就在几天前,人们还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着在夏秋交界之时的气候带来的舒适,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秋雨,打破了这和谐的景象,留下了几丝伤感与惆怅。这时,带有几分凛冽的风吹在行人的面庞上,带起了几片散落路边的落叶,我们便真切地感受到秋的到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已然为我们道破了秋在文化史中的内涵。的确,秋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一直占有着“悲”这一名号。春和秋一般,在四季的轮回中占有的时间明显更为短暂,而春天的蓬勃生发与秋季的萧条凋零常被认为如同一个人人生的辉煌与失意,这也许是其来由。而秋景向来肃杀寂凉,因而也常常勾起人内心的伤感之情,“人哀则景哀”,这也就更加深了秋的“悲”之内涵。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常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后柳宗元便作出了《小石潭记》,欧阳修也写出了《秋声赋》,都借悲秋之景表达了内心的愁意。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道:“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因此,秋,这一富有内涵的季节,便给诗词文章带去了更为深厚的底蕴。正如汉字的组成,“心”上有“秋”便为“愁”,恰好表达了秋愁之意。
而后不禁想到自己,数日之前,在这个忧伤的季节,离别家人,背上行李,踏上火车,背影渐行渐远。回首而望,脑海中想到的却只有离家之前的那顿饭,家人齐聚一桌,可表面上相聚,但实际却是即将离别,平时不善言谈的我也打开了话匣子,举起了杯,一饮而尽。这次说完,不知下次要等到何时。而在餐厅的窗外,便是挂着枯叶的老树。落叶飘下,伴着的是微凉的秋风,叶随风动,风随叶行。陡然间,风消失在寂静的空气当中,叶,同心一起,终究飘落在地面上。这秋风落叶相演的一场舞台剧,正是作为我离别的背景,为我送行。
今夜,下起了雨,一开始,声音细微,当我靠近窗边,声音便渐次从远方走来,我空洞而茫然望着窗外的丝丝细雨,雨滴在玻璃上,就如同柔软羽毛的轻抚,其中又带着几分感伤,这就是秋雨吧,连空气中都夹杂着几丝空旷而悲凉的气息。正此时,秋风吹过,雨滴凌乱散开,水纹在地面上荡漾,这一切将这寂凉的秋景发挥到了极致,我便抬头望天,任窗外风声凌乱,雨声淅沥,独自陶醉在这深秋之景中。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我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感悟着秋。
石油工程学院 李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