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县委书记专门抽出时间接访一名户籍在我村的村民。我作为驻村干部全程参加接访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针对困难群众如何帮扶的实际解读,又是县一级党委政府如何针对上访群众具体诉求进行回应的生动案例。
上访群众基本情况为,离婚,一人扶养2个小孩,大女儿初一小儿子一年级,其中经法院判决小儿子实际由前夫扶养。月收入2000元,居住在县城公租房。
主要诉求:1.孩子教育;2.医疗保障;3.申请货币安置住房;4.纳入贫困户;5.申请低保。
程序:首先村干部介绍情况;其次驻村干部和镇主要领导介绍情况;再次扶贫、民政、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等部门发言;最后联系的县级领导和县委书记发言。
县委书记主要表达如下观点:
1.尽力畅通渠道。上访需逐级,能够和县委书记面对面座谈交流是少数。大多数问题还需化解在基层。但维护上访反映诉求的权力,畅通问题反映的渠道,保障相关的义务。但此次回应后停止上访。
2.依法依规帮扶。帮扶需依法,作为一级县委政府不能随意超越相关法律政策法规框架,随意乱开口子采取特殊帮扶措施。在该前提下,建议申请法院将另一个孩子的抚养权收回,逐级申请低保,争取民政救助。
3.逐条回应诉求。医疗方面,既然都购买了新农户,且并无大病即算医疗有保障;教育方面,两个孩子均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免学费,可算教育有保障。住房方面,申请了公租房。纳入贫困户方面,据计算,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3818标准,不予以考虑。低保方面,回到户籍所在村逐级申请。
结果:散会后,我又再次找到她。但她认为,县委书记的答复并没有能够满足她的诉求。她还要继续找更大的领导。
思考:对于普通老百姓,他们的思想观念当中存在这样的逻辑:能够见到的领导越大,自己诉求得到满足的几率越高。
这是其实也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积累起来的顽疾。多少地方,只要闹一闹、找一找、求一求,领导总会开口子。而且级别越大的领导,开的口子越大。所以已经逐级将群众的胃口调高了。
基层面临的问题是实际的、具体的,又是综合的、多变的。处置得好,可以以点带面,处置得不妥也会影响极大。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坚持正面引导,弘扬正能量;坚持严厉打击,消除恶势力;坚持清正廉洁,提高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