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窗帘
两年前的七月,毕业来到要工作的城市。那时的打车习惯还是站在路边等,招手,车靠边停,出租车师傅帮我把行李放在后备箱里,我交代了目的地,车就出发了。车驶进一条早市街时,师傅指了指街旁一家生意红火的早点门面,小姑娘,我把车停一下买点早饭可以吗?我说当然行。这么早你也没吃饭吧,尝尝这家油条,特别好吃。我来不及回应时师傅已经推开车门出去了,回来递给我一份油条,刚出锅的。心里陌生的感动里,夹杂着陌生的不安,我说太谢谢了师傅,我给您钱。师傅摆摆手,快趁热吃吧。车在渐渐升腾起来的晨烟中,自东向西穿一座城,过康庄大道,过拆迁中的城中村,舟车颠簸感衬托得路途遥远而安静。也许看着我像学生,师傅聊起书来,说他最喜欢庄周,说唐代的诗好,说他去刘禹锡的墓前凭吊的感受。看到一辆坏在路边的出租车,师傅说你不介意的话,我停一下问问那个车情况,他自己车上总带着一些急用工具,见到路边有车坏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到了地方,付钱时,师傅说难得有人和他聊庄周,太高兴,不收车钱。隔了两年的时间,忽地想起这个初入社会时的小序曲,独自一人拖着笨重的行李打车,是有对陌生人的警惕心的,是有对陌生好人的“目的”的怀疑心的。这种心理活动也许也是正常的,但从而从中察觉到自己的渺小来。人日复一日、自然而然地买东西,走路,坐车,与千百个车站里、商场里、街道上的陌生人擦肩而过,记不住一张面孔,就像我自然而然没记住那个陌生的出租车师傅的模样。这种模样的不存在感与感动的清晰感,告诉着我,对生存环境里的生活百态,永远用一种辽阔的、无来由的信念去体味,说不准,有一种理想化的花朵蓦然张开。
周末下午,雨刚过,人民公园里散步的人就多了起来,“占据”了公园一角扎高马尾的大姐拧开音响,咿呀开场,即刻唱出一个气虚轩昂、铮铮铁骨的红脸王。人很快就围了起来,驻足叫好,大姐看到人们赞赏、鼓掌、跟着拍子晃动,就唱得更起劲了。这与音乐之都里的街头弹唱,热情之都的歌舞激昂,是一个频率的。洋溢的生命力,四散着自在自如的力量。人与人相互欣赏。
读高中时的寒冷冬天,前排的孩子为了保暖防寒,教室的门能关着就关着。但是总会有人进进出出,寒气一下一下刺到腿上,坐在前排的我们有次实在难以忍受就去找老师调座位,老师说,但是总要有人坐那的啊。这话犹如当头棒喝,我们感到很羞愧。羞愧之后想了办法,找来硬纸板做了三面环绕的护腿神器,冷风就再也吹不到了。还真是奇怪,有时候,及时地想一下怎么疏通受阻的部分,而不是惰性的寻求庇护、视而不见、拖一拖,就会创造出一种可持续性的容易感,进入一种指向“出路”的思维模式,是重建还是隐藏,隐藏是逃避,重建是创造,创造能够解决问题,安然当下,隐藏可以一时糊弄,但容易不心安理得,因为困境还在,也总有人身在其中。管得住思维方向,能获得一种迈开步子的力量,一种感觉事情不难、不烦的能量。那能量很实用,就是一天饱满的工作后,后脑勺有种自己看不到的喜悦,不觉就多吃一碗饭。
读研的学校有非常美丽的草地,傍晚时分经常有人在那里放露天电影,围坐一圈谈天说地。我很喜欢那儿,有几张毕业照就在那里拍的,拍照时穿的鞋有点小鞋跟,当时没有意识到不妥。毕业一两年后,偶然在别处看到一个提示,“穿高跟鞋不要进入草地”,哗啦意识到,高跟鞋一踩一个坑,是会对草形成永久损害的,自此才唤醒自我规范里的盲点。就像看一篇文章看几遍也找不出那个事实存在的白字,一经人指出来,就觉得太显而易见了。以前不怎么翻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书,总觉得畅销书泡沫多,好书都藏在“深巷”里,嗅着灰尘的味道才翻得到他们。前几天在书店畅销展台上看到一本书,拿起翻起来,就一直翻了下去,看完了大感惊喜,买了一本回去,回去又读了两遍。那种觉得被刻意推销的书一定是过于商品化的、不值得读的意识,估计使我已经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现在的经典,在它的当年是“畅销”的,现在畅销的书,是未来经典的坯子。以柔和宽广的心态去去对待,则为自己多打开一个获取知识的渠道。这思维常识里沉睡的事物,每觉醒一个,透亮一点。就像与自己长谈后有了收获,就像月光透过窗帘投在了卧室地板上。
有次逛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读《湖心亭看雪》会有种落泪的感动,真是个好问题。大雪三日,天云山水,上下一白,苍茫无涯,人生有限,大自然无根无际,铺天盖地。自然里有人最原始的脉搏,它的阔大的孤独都能令人感动落泪。我们每天都在自然万物的脉搏里。
雨季太过汹涌,新闻里,一位母亲对搜寻自己被泥石流卷走的儿子的战友们说,战士们太辛苦,别再搜了,去烧头七吧。儿子的父亲站在浑浊的江水边,寻觅孩子消逝前的痕迹,背影佝偻。有种生命的逝去,是以留下能量的方式逝去的,那能量给生活中的人以启示,启示着沧海一粟的珍贵,启示着无限热忱要理所当然。
一块木炭,烹饪,取暖,照亮夜晚。
2016.7.20 晚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