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人使你无比信任、相当崇拜,因为你的长大成人、立足社会、取得成就,也许都离不开他们时刻的关爱呵护、指点迷津。
我心目中的这个人,便是我的父亲。
当我记事起就觉得,我的父亲是个极其聪慧而又坚强的男子汉,从来没有看到他的愁眉苦脸和唉声叹气,虽然相当严肃,但不缺和善与幽默的成份,待人处事很受人们所喜爱和追捧。魏村炼油厂的一位姓潘老板,曾这样赞过我的父亲:“你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水平、很有能力的人,特别是待人接物方面,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时在魏村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呢”。
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18岁的父亲便全面负责小河镇以南的石桥水闸工程,作为父亲的开篇之作,成为了他生前最为得意的话题,也为后来建立魏村石工队、桥工队、建筑站、建筑公司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上世纪特殊的六十年代中期,我的父亲受到了冲击,享受着有苦难言的特殊“待遇”,身心和人格受到了严重的折磨。但是,他坚持着没有倒下,以坚强的意志和对未来的追求,笑对来自各方面的人和事。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接受季家大队(现迎龙村)领导的恳请,从常州变压器厂回到家乡,先后帮助办起了“季家大队预制场”、“季家罗丝厂”等企业,使得当时的季家百姓享受着免费的轧米、面粉加工和不出大队看病的医药费,就是经常性的停电也得到厂里发电的免费提供。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的父亲与一帮子伙伴,不顾天寒地冻、盛夏酷暑,建起了红极一时的魏村砖瓦厂,在国庆节前夕正式成功投产,并用拖拉机装载着第一批烧出的红砖,敲锣打鼓地向魏村人民公社报喜、献礼。
在1977年间,我的父亲便以魏村砖瓦厂的名义,建起了该厂的附属车间——玻璃车间。并担任了车间主任,后于1979年,更名为“魏村公社玻璃厂”,父亲担任了玻璃厂的厂长。(注:《魏村乡志》P79)
........
我的父亲苦吗?累吗?他很苦,也很累,但他以默默无闻的坚强和自信挺过来了;他受过打击,也被人误解,委屈吗?那当然,但他以宽容和友善之心坚持了下来;他从小遭受过苦难,几乎被穷困潦倒,他怕吗?但他学会了如何用双手让生活慢慢地好起来。
最后,我的父亲以值得自豪的成绩单,报告了他一生艰苦中的坚强、谦和里的包容、努力后的出彩的人生轨迹,更为我们做出了无形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