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外婆过生日,送父母回乡下老家,并在家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晨,恰逢镇上赶集,父亲要去镇上采买些食物,于是便开着车带着父母和小侄女到了镇上。
镇上离家里大约两公里,乡间的水泥路修的很窄,会车的时候得寻一处宽敞的地儿,一边停下来让车,另一向方能过去,我开得很慢,一路上有人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也有走路的行人,四个轮子的机动车倒是不多见。我们出发的时候八点整,路上已经有人拎着东西陆陆续续往回走了。
从村里通往镇上唯一的公共交通是村里小卖部老板家的电动小汽车,挤着坐,能坐5个客,单程两块钱。很多人觉得贵,若不是东西多或是带着小孩,不少人还是选择走路。
镇上每逢3、6、9日赶集,每个月9次,赶集是乡里人的盛会,人很多,车子没法开进镇里的街上,停放在沿河边的空地处。
一场寒流刚过,秋风瑟瑟,细雨迷离,颇有些冷,一下车,小侄女一头缩进奶奶的怀里。
镇很小,纵横不过几条街,熙攘而凌乱,物品种类却很丰富,鱼市、肉市、服装市场分别是分开的,粮油米面、蔬菜、水果、小吃都是混乱着摆放的。占个地儿,就能摆个摊儿,卖菜的有不少是老人,蔬菜很新鲜,都是一大早就采摘的,也不像城里菜市或是超市那样摆放的整齐,放在筐子里、篮子里,讲究一点的会用稻草一把一把捆好,有些直接在地上铺个蛇皮袋,菜都往上堆,随意抓一把都是娇嫩嫩、脆生生的。
一路都是熟人,父母热情地与乡邻打着招呼或是回应着,每回从城里回来,母亲都很欢喜,总觉得哪里都不如这家里好。
母亲先是在熟悉的面摊称了三斤散装细面并寄存着,她说先买了寄存着是因为这家生意特别好,怕待会回头过来就卖没了,他们家的面条易煮,软烂却又不黏糊,很适合老人孩子吃。
随后又买了些鸭蛋和新鲜的莲藕,还有苹果和冬枣。
几个月来猪肉连连上涨,肉市很冷清,肉价也很贵,称了半斤,小二十块,“上半年镇上的超市开业时,还买过几天的八块钱一斤的肉,现在都35了,哎,什么时候这肉价能降一点啰~”,父亲感慨道。
接着就是去买豆腐,卖豆腐的这家是在生鲜一条街的尽头,没有招牌,品质就是最好的口碑。大概是七八年前了,父亲在这个豆腐摊买了一次豆腐,用父亲当时的话形容是——嗯,有地道的豆腐味儿,此后豆腐便只在这家买,有时候叔伯姑妈们从外地回来,还要带上几斤豆腐回家去吃。那时候只一个摊位,卖豆腐的也只有一个人,如今占了两个摊位,一家人都忙不过来。买豆腐的时候,焦黄而泡起的油豆腐还是温热的,散发一股豆香和菜籽油香味儿,抓起一个塞进嘴里,外酥里嫩,唇齿留香,禁不住一连吃了好几个,小侄女看着也伸手要吃,撕下一块放进她的嘴里,小家伙笑眯眯的。
最后,父母还要去另一条街买个坛子做腌菜,天冷路湿滑,于是让我带着小侄女在成衣市场的入口处等候,一个小女孩也在边上玩儿,她奶奶就在十几米远的街边卖菜,没有人来买菜的时候,就回头对着她喊一声“在这玩,不要乱跑啊”之类,人多的时候,根本就顾不及她。我们在边上等着,她就一直一个人在那里玩,那个台阶边上的护栏中间立起来的钢管缺失了很多根,她几次双手吊在护栏上边的扶手上,我告诉她不要这样做,很危险,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懵懂地看着我们。
后来我们走了,那个孩子还在那里,大概她是要等到奶奶卖了菜散集之后,我有些担忧,这要是有人贩子,这个孩子可能分分钟就会被拐走。当城里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或是开始上早教的时候,还有些乡下的孩子在冷风中跟着奶奶卖菜。
我们镇上的集市也是很多农村现在的缩影,生活恬淡而缓缓,老人孩子居多,很多孩子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以及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与大城市里孩子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差距孩子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