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王小龙老师的《教师专业阅读》课。如沐春风的感觉,就产生在每周四的单周晚上。我像是海绵,不断吸收王老师课程里的智慧。现在,这些智慧的甘霖已经融进我全身的细胞深处。我想彻底地望一望它们,在望中,找到我专业成长的密码,分享给大家。
一、我们所遇到的当下的问题,总能在最适合读的那本书中找到答案
王老师在一次课程里说,我们在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可能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人遇到过与我们一样的问题。所以,也就总有人会把这问题的解决方法写进书里,这些书经过后世的检验,最终流传到我们手中。没有被淘汰下来的,一定是经典好书。那里面一定帮着经典的方法。
这话让我醍醐灌顶。
最近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获益匪浅。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发现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我,在班级管理上做得远远不够。我觉得我的管理方法太少了。
这本书的书名看似不起眼,但是里面都是写作者与时俱进的真知灼见。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班级管理的看法,动摇了我的许多陈腐理念。我不再觉得自己是权威。当我讲错题目的时候,我会诚恳地跟学生道歉;表扬学生的时候,我会具体到细节,说到关键点;情绪不好冲学生说话过后,我会找到学生道歉……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不再学身边有经验的老师的做法,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把他们叫进办公室一通训导。王晓春指出,老师看似苦口婆心的一番大道理的输出,于学生看来,只是老生常谈。他们表面上作心服口服狀。实际上,这样的说服教育也许根本触及不到他们的内心。内心没有产生动摇的教育过程,就是无效教育。
同时,这本书让我开始反观己身。它强调教师的示范性。而这让我无地自容。我要求学生倾听他人回答问题,但我自己却没耐心,偶尔还会粗暴打断他们的发言;我要求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我自己心浮气躁起来就会写出潦草的字来……我开始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扪心自问:我既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没有高尚的品德。我拿什么去教育学生?
无疑,这本书适合刚当班主任没有几年的我读。它在茫茫书海里,成为指引我前进的灯塔。
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
就像我们吃的每顿饭有荤有素,我们有着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老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人类基本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的比重应该占去所有知识总和的一半。这样才能做一个有源头活水不断流给学生的好老师。我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我尝试做一张高考试卷,发现自己打不了高分。试卷上的实用类阅读理解题目都是论文级别的。这让我意识到平日里不能总是刷手机上的浅白易懂的文章,而要多多接触难读的论文。经常用知性阅读的方法去阅读那些难以读懂的文章,经常积累,才会让我的学科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如果你的头脑里只有专业知识,便只是个不会教书的读书人。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当老师。
当老师,一定得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懂得如何教育好学生。我之前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与不足,便读了北师大教授写的有关教育学的书,在网上学北师大老师所开设的心理学课。虽然还没学完,但学这些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是有一定帮助的。
学了心理学的课程后,我开始懂得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心理学的门类还分为很多种。作为教师的我最需要接下去继续深入学习的,无疑是《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系统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我组织管理班级、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毕竟,我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基本为零。
学了教育学的一些知识后,我对于教育的产生有了深刻了解,开始从历史的纬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根本性质。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书中的理论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与我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使我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看待教育活动,去面对教育问题,去对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润物细无声。好的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灵魂深处。
最后,我们还要有一定的人类基本知识。这部分占比最少,但是一定要有。不然,如何在教学中手到拈来横贯古今?学科知识之间应该是融合的整体。
三、浪漫——精确——综合
怀海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会经历以上这三个阶段。
浪漫期的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这个阶段的我们刚刚从事教育事业,对一切充满了新鲜感。我记起我的职业初期,那时候的我对于一切充满了恐惧感。学生都欺负年仅二十岁的我。我每天度日如年。
苦苦熬过最难熬的浪漫期后,我来到了精确期。这个阶段的我如鱼得水,每天畅游在研究语文教学的海洋里。我慢慢知道了如何教学语文。
至今,我还在精确期里。综合期,是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阶段。距离那个阶段,我还有大量的教育实践之路要走。
除了教育教学之路遵循这三个阶段之外,其他的事情,也遵从这个三阶段论。
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教学模式很不一样。城里学校,班级是一名班主任从一年级带六年,一直带上去的。两年前刚考到城里学校的我,又一次回到了职业生涯的浪漫期。实践摸索了一年以后,我渐入佳境,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于是,我又一次走到了精确期……也许不久的将来,我还可以走到我的职业浪漫期。
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在我们的生命里无限循环着。生命不息,循环不止,发展不止。于是,我们就在这循环里得到新的拔节,获得一次又一次生长的快乐。
我听到三阶段在我生命里穿行不息的声音,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四、从根本书籍到根本概念
什么是根本书籍?就是指向专业发展的最经典的那一本书。
根本书籍里有根本概念。懂得了根本概念,真正的教学才会发生,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
以前的我并不认为自己需要一张专业阅读地图。我觉得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不应该需要地图去指引方向,而应该听从内心兴趣的召唤,走到哪里便是哪里。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阅读自己想读的书,不是生命里的一大快事吗?
为此,在最初教学的五年时间里,我读了不少指导我教育实践的书。有当下流行的书籍,如《班主任兵法》、《我的教育视界》……有教育界的泰斗书籍《爱弥儿》、《教育漫话》……这些书读过,也就只是读过。读《班主任兵法》的时候,我也曾对书名产生过不满:兵法,指的是班主任就是一个跟学生作对战斗的职业身份吗?但是,那种不满很快就飘过去了。读《爱弥儿》的时候,我的瞌睡虫来得特别早,哈欠连天,不知书中所云。
这些书并没有对我的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直到遇到新网师。它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走进去,循着教师专业阅读地图,我终于发现了自己专业成长的路径。
这条路不同于其他老师的路。我们每个老师的路都不一样。虽然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通往好老师,但是,每个人的天赋、兴趣、当下遇到的问题等因素决定了我们的地图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跟着王小龙老师读完了《教师阅读地图》一书。接下来,我要继续跟着新网师老师读《儿童的人格教育》、《人间词话》、《给教师的建议》……这些书都叫做“根本书籍”。这些根本书籍里拥有一个个“根本概念”。它们是难以读懂的。它们是一座座大山,等待着我去奋力攀登。它们已经在我的案头呼吸,陪伴我度过以后的每一个日子,无论阴,晴,雨,雪,无论沧海桑田。
有一天,当我读懂了专业地图里的一大半根本概念,那么,我的教育教育之旅会不会走到综合期?那么,我的知识结构会不会是刚好合宜的?那么,我是不是变成了心目中理想的那个好老师?那么,我是不是可以骄傲地发声:专业阅读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阅读》课程虽然早就已经结束了,但我一直记得王老师在最后一节课里重复好几遍的那三个字:“读下去,读下去,读下去。”字字如千金,萦绕在我心间,久久氤氲不散。
是的,读下去,读下去,我要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