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部电影在短视频平台已上线一段时间,我一直没看,原因是觉得之前刷到的片段有些沉重压抑,毕竟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
最终好奇心占据上风,我看了一遍。
电影的大部分毋庸置疑很压抑,电影所映射的生活非常真实现实,李红的困境实际上在她那一代人非常普遍,看到她我时刻会想到自己的母亲,长期为家人默默付出。只是李红“觉醒”跳出,而很多她同时代的人一来并未觉醒,二是即便觉醒也未必有出走的勇气。
李红的遭遇除了时代共通性外,也有其独特性。看完全片,会发现李红其实是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年轻就已经觉醒,只是她想反抗却没资本。
她想考大学,父亲未经她同意直接给她办了退学,只因家里5口人需要吃饭,需要她一起出来帮忙挣钱。她生气郁闷却又没法完全的反抗,她并没更多的选择。在那个时代,重男轻女非常普遍,接受教育并没想象的简单。
没有继续上学这件事成了李红长期背负的十字架,如果她继续上学,她的人生肯定会改写。
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反抗是自己选择了对象孙大勇,只为了逃离父母,远离家乡。虽说嫁给孙大勇或许是她后来生活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那是后话。
婚后的李红一直隐忍压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母亲形象,她老公孙大勇恰好也是少见的混蛋男人,整天对自己的媳妇颐指气使,觉得自己赚钱养家已经非常了不起。看到这里其实不得不审视自己,一个男人得爱护自己的妻子,尊重自己的妻子。也在想如果自己的老婆没有收入,自己可能将变成什么嘴脸。
电影中的女婿肯定是已婚男人的榜样,情绪稳定,尊重妻子。情绪稳定非常重要,谁家里没有鸡零狗碎之事呢?但李红女儿也不能容忍自己没有工作,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觉得和社会脱节,被人忽略是非常难受的事情。
李红长期被忽略,特别是孙大勇长期嘴里蹦不出什么好话,造成自己得了抑郁症,在路上看到自驾游的游客激发了久远的梦想,那时她也正青春,想着考上大学,开着车带着朋友们云游四海,可是如今大半辈子过去,她被一层层捆住,动弹不得。
我们能看到李红其实并不缺勇气,她一直是一位有勇气的女性,只是她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刚开始是同学聚会,因女儿面临生产,选择放弃。
继而女儿失业再就业,出行计划又搁浅。
等外孙上了幼儿园,本以为终于自由,谁料女儿工作刚有进展,为了女儿,又延迟了计划。
但等一等,等一等,什么事都等一等,一辈子就过去了。李红已经等了太久,她或许后悔早就不应该等,她就可以过上自己想往的生活。所以在一次全家人都欢庆升职获奖,而她像一个局外人时,外孙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时,丈夫还在那张嘴训斥时,像一个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李红的心,她决定立马就走,放弃所谓的责任,不再隐忍自己,去追求自己想了半辈子却没去做的事。即便路途未知,她已经没有恐惧。
出走并不难,难的是出走以后怎么办?
很多人会说只要有钱就行,但李红有钱吗?李红没钱,她其实更没有的是对家庭的依恋,女儿外孙的责任很长时间让她不得不止步,但她突然明白一直让步就一直不会开始。她女儿何尝不懂,但现实的压力不得不让她绑住母亲,让她帮忙带娃。她女儿也面临自己的人生困境,或许她看到母亲终于选择出走,她是既羡慕又欣慰。
如果说孙大勇不是这样的人,他对李红非常好,李红未必会这么选择。
我看不少人说就不应该结婚,就不应该生小孩,就不应该什么什么,似乎不结婚不生小孩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人说只要有钱就行。
这么想的人大概率是不会做李红的选择,所缺少的恰恰是勇气,如果大家都能想走就走,无所顾忌,那李红的原型就不会让大家羡慕和钦佩,正因我们做不到,对能做到的人才会油然敬佩。
我们做不到除了勇气不够外,还有很多牵绊和恐惧,我们怕没有收入,我们会考虑家人小孩,我们会害怕出去之后呢,以后呢,难道一直在路上?我们估计可以短暂出去走一趟,但并不能长期这样的生活。
李红不是,她已经活了大半辈子,在她看来,这一生我为父母活过,为孩子活过,但我一直没有为自己活过,我的人生即将走入下半场,我要为自己而活。
百年以前的1924年,鲁迅先生在一篇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说道:其实,在现在,一个娜拉的出走,或者也许不至于感到困难的,因为这人物很特别,举动也新鲜,能得到若干人们的同情,帮助着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同情之下,已经是不自由了,然而倘有一百个娜拉出走,便连同情也减少,有一千一万个出走,就得到厌恶了,断不如自己握着经济权之为可靠。
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百年以后的今天,女性的经济自由已经大幅提升,只是很多人会面临李红女儿的困境,在现代社会的竞争里压力倍增,说走就走依然很难。只是困住李红的是家庭,困住新一代人的是现代社会的压力。
我并不认为不结婚不生子就可以稀释掉这份压力,除非你是富二代,或者你早已实现财富自由。但这些极少数并不能作为参考。那其他人能不能出走呢?当然可以,若你能坦然接受未知,接受自己的选择,接受失控的可能,何时都能开始。决心其实也是一种选择。
导演尹丽川之前的几部电影都不知道,她是张艺谋《山楂树之恋》的编剧之一。电影是根据真实人物苏敏女士事件改编,现实中的她如今还在路上,祝她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