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求的孩子怎么了?(每日一省 65)

——摘抄自《纪琼谈家》

情景再现:孩子上高一了,本来在学校表现很好,刚开学的时候成绩也不错,做什么都挺积极。孩子在学校经常参加社团的活动,比如朗诵比赛等,还获过奖。但是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大幅度下降,她越来越注重“外在”的事情,这让我很焦虑。

一、孩子向内求不到,就会向外求

家长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所以孩子的一些问题家长最容易察觉到。但现实情况是:家长往往因为缺少解决的方法而束手无策,所以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

1. 一句话,一个人向“内”求求不到的时候就喜欢向“外”求。

内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家庭不能给予满足时,孩子就会向外求。

2. 过于追求外在,而不注重内心,内心空虚,有一天会崩塌的。

一味外求,内心就会空虚。这也是当下很多“空心病”的孩子或成人的症结所在。

3. 父母简单直接,孩子乖巧听话,说什么听什么。你觉得这正常吗?

当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或方法被推翻时,不要恐慌。因为短暂的恐慌过后,取而代之的是成长的快感,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二、如何满足孩子内求的需要?

孩子内心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向外求,会变成讨好的性格。所以得让孩子内求,怎样让孩子内求呢?就需要父母多关注孩子,这是最根本的。

从“向外求”到“向内求”的关键,就是父母多关注孩子,让孩子内心的需求在家庭里得到满足。

1. 让孩子多把注意力放在家里,多放在自己身上。

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上不去?很可能孩子只是在“假装”很努力。真正的努力是为了自己而努力,假装努力则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他在努力。

2. 家庭应该让孩子有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按照空间物理环境的关系,把家庭的环境重新整理一遍。切切实实的共同做一件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温暖的事情,如一起布置房间、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等。

3. 就孩子现有的问题,找一个合适的方式,让孩子谈谈其当下的感受,和孩子探讨他在学校的行为,等等。

家长少说多认同,在这个基础上聊聊如何解决问题。

纪琼有话说:为自己而学,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好他,不去破坏他。但如果已经破坏了,家长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外求的孩子,内心就像一个空壳,全靠外力来支撑,一旦失去外力,必然会坍塌。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把孩子的力量引导到自我成长上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