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现风 写于2021.8.31
2013年的11月初,离正式的小组考评刚刚开始没有多长的时间
1.三组不想要古乔瑞
三个原因:第一,迟到。第二,不做作业。第三,上课讲小话。
一个优点:上课回答问题积极
但是按照我们班级的评比制度,他给我们组的减分远远大于加分,而且又多次不听组长及我们组员的劝解,也不按我们的组规办事。
于是,古乔瑞就从三组里流浪了出来。
听同学们讲:“古乔瑞当时生气地讲,你不要我,凭我的能力,不愁找不到组”。
2.古乔瑞到八组
八组的组长讲:想做我们的组员那要看一看你能否通过我们的考察期。我们给你一周的考察期,如果你在这一周的表现,能让我们八组的所有组员都感到满意,我们欢迎你加入我们八组,成为我们的一员。如果大家不满意,那就对不起了,只好请你另觅他路。
心里桀骜不驯实际行动又不争气的古乔瑞想:“我回答问题那么积极,除了三组组长头脑不清醒外,还有谁不会要我的。”
因此,在八组里依然我行我素,迟到、不做作业、上课讲小话,虽然回答问题依然是那么积极。
但是,八组的组长明显地感觉到,负分远远大于正分,古乔瑞来到了八组,不仅没有给八组加分,反而还尽给八组扣分。
一周过去了,八组的组员一致要求古乔瑞离开八组
3.古乔瑞到七组
古乔瑞从八组里又流浪了出来。古乔瑞心里纳闷:“为什么呢”?(没有明白自身的原因)但为什么的同时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难受。
心里想:去哪个组里呢?七组吧,也许七组的组长会给我一个容身之地。
七组是在我们班级内经常得周冠军、月冠军的小组,组里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团结。
我曾经认为七组的组长是一个有宽容心的组长,但是七组的组员告诉我说:我们的组长特别爱我们,从不嫌弃我们任何一个组员,我们不会的题组长都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组是一个很温馨的小组。
“也许会在七组有所改变吧!”我暗自在心里这么想。
七组的组长给了古乔瑞两周的考察期,但两周过后,古乔瑞依然离开了七组。
我也曾问过七组的组长:到底是为什么?组长给我讲了这样一句话:“单就迟到这一项来讲,两天迟到了四次,照这样计算,十天要迟到多少次呢?那又要扣掉我们组多少分呢?”
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了。
就这样,古乔瑞又开始了在班级内的流浪生活。
4.乔又辗转了两个组
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合适的组
5.班主任的思考
故事进行到这里,作为一个班主任的我,在心里开始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班级一共八个组,古辗转流浪了四个组,恐怕此时对于古来讲应该是一个无批评式的深刻的教训吧!古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为什么四个组长都不愿意收留我呢?
6.家长的参与,班主任的顺水人情
古的家长找到了我,说:李老师,我以家长的身份请求你以班主任的身份给古找一个组,我们家长也重视一下孩子的问题,让他慢慢改正身上存在的问题。
我也正好做了个顺水人情,因为古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最好教育的时机。
7.教育三部曲:
(1)组长讲清楚古身上的问题
这时,我首先把古原来呆过的组长叫过来,让他们分别讲述没有收留古的原因,顺便让古及古的家长明白古身上存在的问题。
(2)就迟到解决所有的问题
单就迟到这一个问题来讲,你以前曾给我讲过,迟到是因为家离学校太远了。我试想和你做一个比较,假如是我,因为家离学校太远,那么我就上课经常迟到。你想:我们家长愿意吗?作为一个学生的你又是怎样评价这样一个老师呢?学校允许这样吗?古坐在凳子上不吱声。我紧接着马上这样说:要不这样吧!我去给我们李校长申请一下,让我们附中搬到你家附近吧!这样你就不会天天迟到了。古马上意识到完全不可能,马上说:老师,我以后早点来,再也不迟到了。“作业呢?”我紧接着问。“作业有好多问题不会”古讲。“那你在保证上课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找我,咱减少作业的难度和量,以便于学习的质量提高。”“那好吧!”于是,三组的组长最终决定收留古,古说:“组长你放心,我自己提出来试用期为一周”。
(3)说服三组的组长
于是,三组的组长最终决定收留古,古说:“组长你放心,我自己提出来试用期为一周”。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集体的力量、群体心理学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