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离家,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学习工作,俨然已是个High Mover。酝酿着对每一座城的百种感情,被时间挥发又重现,城市如人,写下这篇文,直抒胸臆,寄托很多种乡愁。
北京
北京是18岁时的英雄梦想。从申奥成功那个熬夜的暑假晚上开始,从小时候登上长城的好汉心态开始,小时候的我只把那当作遥远的首都,未曾想有朝一日会成为生活的处所。而大学时候肆意行走京城,把宿舍当成家的时光里,自然也未料到离开北京发生在如此近的将来。北京始终就像一个既近又远的人生坐标,承载过很多真实或梦境,也总有万千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叉。
喜欢北京,因为她的大气,包容。每天都有无数场国际政要的会面和跨国公司的谈判在这里发生,也总有无数新鲜的创业想法在咖啡馆里迸发,无数的莘莘学子和北漂青年来到这里寻找梦想和未来,无数的老皇城根们在胡同街巷里维持着自己的坚守。在这里,你好像可以成为任何人。政客,商人,创客,学生,白领,文人,流浪歌手,出租司机,任何角色和阶层似乎都不妨碍你在这座城里有自己生活的一席空间。
北京城的布局规整而明晰。每一环分隔出地理空间,每一个区域整理出功能分区。早晨总有万千人奔波在地铁,公交,出租车,还有拥堵马路上见缝插针的载人小摩的里,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向国贸,王府井,金融街的写字楼;而黄昏落幕,又有同样一拨人速率不等,时间不一地,散落回望京,回龙观,天通苑,丰台, 昌平,大兴,燕郊。周末有无数场VC和创业者的谈话在中关村的车库咖啡里进行;有上百场讲座在海淀的大学讲堂发生;有数不清的live在后海和三里屯的酒吧上演;还有无数的小资青年们徜徉在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而在你所能观察到的生活之外,还有无限种别样的快乐和活法。你清楚地知道哪一块地方会满足你的什么需要,也享受这种明晰的分工带来的直接,哪怕它带来的单向流动被批驳为城市拥堵的源头之一,你也依然为此一边抱怨一边怀有无限热爱。
20岁前后青春恣意的年纪里,会花大把时间坐公交或者地铁,去香山,去鼓楼,去798,去单向街,去今日美术馆,去万圣书园。那四年间的北京涵养了我丰盛的好奇心和一股子文艺情怀,去探究所谓宏大理想,也积攒小而美的心思。不停歇的奔走,自以为熟谙了大半个北京城,甚至说话都多少带上了京片子,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盛大的系统中的一部分,感受到的大概也算是那个年纪特有的雀跃。也是无比感谢那几年的奔走,让回忆里的北京不再是故宫,长城,宽广的马路和四方的建筑,她幻化成西三环的地下通道,魏公村的雕刻时光,行驶的运通110,挤过的10号线,以及稻花香,炸酱面和驴肉火烧。
大概许多年后,依然会有每年一次雷打不动的走亲访友的”回北京“。当夏天的夜晚乘着车奔驰在西三环,耳旁穿梭的是有关青春和回忆的万千过往,好像再度与18岁的自己相逢,而北京也成了一种乡愁。
纽约
纽约于我,从来不是生活的处所,只是在每一次飞机起落之间,是家国到异乡的连接点;也是在Upstate New York的小雪村里生活的两年里,对进城的最大期望。
如Paul Graham在"City and Ambition”里所提到的那样,比起波士顿的“聪明”,硅谷的“强大”,纽约传递的消息常常是“你要赚更多的钱,你应该更时髦一点儿,你应该打扮得更帅一点儿。”作为世界的中心,纽约自有对它而言最简单直接的价值判断标准,是那种在曼岛林立的高楼间,在任何一家酒店,商场里扑面而来的简单讯息。
可是除此之外,每个人眼里大约都还有无数个纽约。她可以是大都会的古典和珍藏,自由女神像的遥远和端庄,洛克菲勒中心的精美和现代;还可以是中央公园的安静和悠闲,地铁站里演奏音乐的悠扬和悦耳,以及你身边每个New Yorker的欣喜和哀苦。
纽约是我所见过最多元而又矛盾的城市。人种和文化的多元让这里无尽包容。每个人都在这座城市独立生存,彼此的交集常常单薄冷漠;而人与人之间却又紧密相依,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没有人会在纽约成为怪胎,因为你总会找到下一个新鲜刺激而充满惊喜的活法;也很少有人在这里真正地融入,城市的大和多元会让你领会到自己始终是一座孤岛。"Humans of New York"大约是我理解的对纽约最好的诠释。人们为了不同的目标和理想来到这里,过着不同的生活,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也许过得顺遂,也许过得艰难,但对在这里的生活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信仰:“Because this is New York." 然后,似乎所有的矛盾,怪异,鲜活和光怪陆离就都有了答案。
从未在纽约做过长时间的停留,也一直以一个异国留学生的视角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去观察在这座城市里发生的一切。而除去那些目之所及的景色,纽约为我留下的片刻,是在法拉盛吃到小肥羊和糖炒栗子的惊喜,是夜晚在Port Authority等车的忐忑;是大雪天里麻辣东村的温暖,是深夜从Newark到New Port的慌张;是Lady M的甜,也是Americano的苦与涩。好多故事,都融进异乡游子对食物的回忆里了。
总是跟朋友开玩笑说对纽约的”脏乱差“嗤之以鼻,却又对她的极尽丰富毫无抵抗力。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当火车驶进纽约,一切都开始不一样,她是如此有活力,没有办法不喜欢。”
上海
对包邮区长大的孩子而言,上海必定是满足了人生第一个对大城市的幻想。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按照小学生作文的写法,我大概会把一切cosmopolitan的形容词都慷慨赠予。
开始在这里生活之后,总是情不自禁地拿上海和其他城市做比。觉得她像纽约,物质而现代,却极具魅力;她像芝加哥,有摩天大楼组成城市的重要景观,和干净而整洁的downtown ;她像伦敦,精致优雅,好似有一种孤高的气质;她像香港,一面是摩登光鲜,一面是市井生活。而在上海愈久,愈加体会到上海似乎可以像任何一座大都市,却又别具一格,气质独特。
刚来上海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精美怀有新鲜感。于是拥有了很多个慢悠悠的下午,一遍遍走过衡山路华山路,透过路旁的梧桐树看法租界精致的建筑,在阳光正好的时候看音乐学院周边露天餐吧的人声鼎沸,安静下来就在上海图书馆找一个自习的位置坐上整个半天。想要和朋友小聚聊天的时候,从静安寺到徐家汇的任一个咖啡店,小酒馆, 都装得下你满满的舒适感。想去经历精美与繁华,就去新天地走走。想欣赏艺术,就去看龙美术馆外滩美术馆看一场展。想去看看对岸,就跑到外滩的江边,眺望陆家嘴的高楼,也瞻仰外滩N号的精美。就算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好像也总可以找到可以安静独立地小憩看书的场所,让你自由自在。
跟好多从北京来到上海的朋友交谈,总会不由自主地谈论起,与北京的热烈与大气相比,上海是精致细腻,独立有序的美。很多人说上海是功利且冷淡的。相比北京的包容,上海有更单一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而这似乎也成为了年少时对这座城市的刻板印象。而随着年岁渐长,对上海的了解越深,悟出的是在这种实用主义之外,在一切井然有序的安排里,是开埠两百年,中西交融所累积的秩序。相比于理想主义者,这座城市自然更偏爱努力的实干家,更简单直白,也更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
曾经在朋友圈分享过一篇“反裤衩阵地”的文章,表达的是热爱上海的原因在于“独身的人能在这里丰盛地生活”,大约也是说出了心中所想。这座精致而世俗的城市不爱抱团,不爱谈理想,却有着全中国最好的城市管理体系,大而便利,井井有条。而这座城市的腔调,不仅在建筑,在历史,更在行走于每一条街巷时所感受到的生活气质里。而在每一个加班到深夜的日子里,所看见街角便利店的光亮,大约就是爱这座城市的原因。
后记
就像人和人的远近亲疏一样,城市自有她的气质吸引特定的人。一厢情愿地把城与城作比较,大约也是因为这些年兜兜转转,在不同的时间点和成长阶段里经历了不一样的故事和心情,自动在大脑里保留了主观的筛选和臆断。
看的见的城市是相似的,看不见的城市各有各的不同。还是无比认同"City and Ambition”里所说,
“伟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负的人。在城市里徜徉时,就能感觉得到。城市在通过几百种方式向你传递着信息:你能做得更多;你应该再努力一点儿。这些信息千差万别,令人瞠目。
要是在一个城市过得很自在,有找到家的感觉,那么倾听它在诉说什么,也许这就是你的志向所在了。”
对每一个异乡有心怀好奇的探索,也随时准备可以在一座喜欢的城市踏实安然。此心安处,即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