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

青春岁月象条河,一晃40多年过去了。1977年8月的某天,我们带着不扎实的文化知识,响应国家号召,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这群十七、八、九岁的青年来到光山县王畈青年农场。在这之前我跟同学就专程来过这里,熟悉农场的环境,不是吹牛,从外面看就好像某部队的营房。一排排的蓝砖红瓦房,一行行的白杨树,农场的正前方,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小水库。距农场旁边50米,就是一条通往县城的省国道。

王畈青年农场建于68年,那时候我们这批下乡知青还在上小学,我们的大哥哥姐姐们就来到这里。那时的这里,从这路过,这里也可能是荒无人烟,也许就是一片农田及小荒山坡,在老一辈知青的建造中,把这里打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农庄。有工业排、农业排、后勤排,机械班、猪班、牛班、鸭班、菜班、副业班、最重要的还是炊事班,这里是一所非常规范的集体大农庄。因此郑州的知青,光山本地知青,信阳知青都来到这个大庄园。劳动是很苦很累,可我们都很快乐,年轻人在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虽说我们不是来自五湖四海,也是四面八方,碰到一起就是缘分,辛苦并快乐着。

在我们77届知青来到这之前,前辈老知青们,在能为使农场建设的更加完善,农场前方修建了那座水库,老一辈知青坚苦卓绝的精神使我们耳闻目染。我们都是,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的人,68届的知青是为我们栽树,郑州的知青帮我们浇水,形象中的我们就是乘凉的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知青,都有着各自美好的回忆,我们最美丽的青春芳华,留在这片辛勤劳作的土地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正月初九,年过到这个份上,回家探亲团聚的游子们也应该背起行囊再返第二故乡了。根据老皇历的胶东习俗,这里...
    诺兰齐阅读 5,034评论 0 2
  • 青石咀镇,是一个百年的古镇。是青海河湟地区通往甘肃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宁张公路(西宁一张掖)北行不到100公里便可...
    诺兰齐阅读 2,295评论 3 2
  • 40多年前,当结束了在十三大队青年队劳动锻炼的我,被分配到靠近浩门河畔的一大队工作。 7~8月份是浩...
    诺兰齐阅读 1,297评论 2 3
  • 今日初六,经过两天短途旅行,抵达哈尔滨。稍作休息,新的生活事业即将展开。回首春节,除了客套型、礼仪型、暖心型祝福,...
    马骋阅读 569评论 1 2
  • 以前总自问,为什么别人的朋友成群结队,我却寥寥无几?为什么都是新认识的,人家聊的热火朝天,我咋就冷冷清清说两句没下...
    自由的提拉米苏阅读 2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