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本书讲什么
拿着这本书,从外观上感觉分量太轻,32开本,160页。依貌断书,内容也不会有多深刻,也许就是一本生活手册类的书,一看就会,就能够照着作者的办法去操作。
翻开书看一遍,很模糊,并没有说什么方法,在那里面倒是讲了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呢?重复读了几遍
正如第一个故事,讲是要解决电梯运行慢的问题,事件变得很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竟然出来一个调查公司,还有工会组织请愿,做许多方案,解决一个问题,又出现新的问题。故事讲到最后还以悲剧结束,感觉就像写的小说。
然而,看书的目录:
第一部分:问题是什么
第二部分:这次的问题是什么
第三部分:问题到底是什么
第四部分:问题该由谁来解决
第五部分:问题来自哪里
第六部分: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从目录中,你看出来,应该是告诉你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读了正本书,你发现并没有告诉你任何一个具体解决什么问题的方法。
正如书的封皮上所说: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它通过20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讨论解决问题时有可能遇到的多种困难。
这本书巧妙地引导读者先确认真正的问题所在,然后明确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再确定问题的根源,最后决定到底要不要解决这个问题。书中就是用精心设计的幽默故事,启发读者去思考其中隐含的真实问题或是机遇。
二、发现书中的智慧
第一部分讲的解决电梯运行慢的问题,最后发现是一只死老鼠造成了电梯慢,清除死老鼠,电梯运行快了,人们很快就可以到达地铁站。可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由于人们几乎同一时间到达地铁站,十分拥挤,这座大厦的房东给挤下火车呼啸而来的铁轨,酿成了悲剧。
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劳永逸,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是这部分内容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很短视,拿俗话来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总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是作者所说的: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要能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这就得改变思维模式,电梯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启发人们把单一思维模式切换成多重思维模式,找到问题的本质,成为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仍然是谈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但思考的方向不一样。第二部分用一个投标的故事,告诉读者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第三部分问题到底是什么,列举打孔机和剃刀的事例,引导读者去思考,一个问题背后隐藏着许多新的问题,每转换一次角度,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
读这一部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既是一种思维能力,还是设计产品的人性化。如剃刀,使用的人方便了,但做清洁的人就可能被割破手指。设计产品时,设计者是否尽可能的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效能、安全性、方便性。
我们有的产品就不会思考那么多,只提醒使用的人要怎么去避免安全事故,与这个产品关系不大的人就不了解了,出现事故也正是在那些不了解的人身上。宣传使用的安全,还不如把产品设计得更安全,防患于未然。这就是这本书中隐藏着的一个理念。
这个理念是我在写这篇文章,再读时发现的,可见这本书,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真正是要让你思想的灯总是亮着,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让智慧的灯亮着
第四部分问题该由谁来解决,看法更是与我们常规思维不同。一般遇到问题,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事情的负责人,再就是找上层领导。而本书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我的问题”试着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如校园停车,每个人都从自身身上去发现问题,停车难就自然解决了。
汽车电池耗尽,不能启动,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作者虽然讲的是一个故事,工程师却调动了几个方面的思考:如何写一句打开车灯的提示语,司机在多少时间内看清楚不会出事故,司机是否看得懂。问题和解决方案几乎有点不沾边,但是只一句提示语:“你的灯亮着吗?”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是呀,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灯亮着吗?是否只看到了树木,看不到森林,解决问题时是否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换角度思考问题,打开正确的思维方式,种种有意思的解决方案就能自己跳出来。读《你的灯亮着吗》,就是要打开思维的固定模式,让你智慧的灯亮着,去发现书中隐藏着的信息。
(无戒365极限挑战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