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树花开,万物生长。亲爱的你,春天有信,我们一起,愈见成长。
自我觉醒
无论你是70后,80后还是几零后,我相信,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块拼图遗失在时光深处。
过去已然过去,无法更改。当我们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开始自我觉醒时,内心总渴望回到过去,抱抱那个曾经的自己。
我遗失的那块拼图,是爱。从现代养育的角度来看,我是一个高敏感、高需求的孩子,然而,在那个时代,父母为生计奔波,早已耗尽心力。作为多子女家庭中排行中间的孩子,我注定无法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
于是,那颗渴望爱的心,始终无法被填满,孤独如影随形,陪伴我步入成年。
成年后,我将这种对爱的渴望投射到伴侣身上,却让对方不堪重负,亲密关系也因此负重前行。
转机,源于生育。当一个软软糯糯的小生命无条件地爱着你、依恋你时,我终于明白,爱并非是填补缺失的拼图,而是照亮自己的火光。我开始理解父母,不再与先生纠结,也终于领悟了爱的深意。
别再责怪父母,别再怨恨原生家庭。时代变迁,思想进步,我们已无法回到过去改变什么,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做些什么。
比如,看见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孩,用现在的温暖和能量去重新养育她,用当下的光照亮曾经的暗影。
不隐藏,不迎合,拥抱真实的自己。我们可以是热烈的玫瑰,也可以是小小的苔花,但最终,我们都将以自己的颜色绽放。
你若盛开,蝴蝶爱来不来。让我们互为春光,在各自土壤里,野蛮生长。
自我觉醒让我明白爱的本质,但内心的空缺仍需填补。于是,我开始探索自我养愈的道路,寻找那些被忽视的自我需求。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弥补,更是对未来的投资。
自我养愈
一直对乐器情有独钟。中学时,看着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学习电子琴,我羡慕不已。工作以后,我终于鼓起勇气,报了一个成人钢琴班。班里有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姐姐,她说:“小时候条件差,现在条件好了,自己培养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声呢?
曾经的我,要强又倔强。先生调侃我:“你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而他仿佛永远气定神闲,从不惊慌。
其实,我想说,女性也可以如此。正如钢琴黑白键的和鸣,我开始在母职等多重角色与自我追求之间寻找平衡,不疾不徐,演奏出独属自己的音乐华章。
天知道我有多忙。家有二孩,作为妈妈,我要工作,要操心大宝上学上兴趣班的一切事务,还要照顾牙牙学语期的小二宝。先生在外地工作,育儿几乎帮不上什么忙。
有那么一阵,我也曾灰头土脸,灰心丧气。在与先生多年软硬兼施的沟通(斗争)中,我忽然顿悟: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请在母职的身份茧房之外,永远保留三分旷野中的自我。
在关系中划出温柔的边界,放下完美人设的执念,允许自己偶尔的溃败,就像春天的雪,在阳光下坦然消融。
无法平衡的工作和生活,做到60分自洽就已经很好。
我把站立式办公桌搬到床头边,陪孩子游戏、洗漱、阅读、哄睡之后,我披衣起床,焚香、看书、敲字,独享自己的文学时刻。沉香的烟雾袅袅升起,宝宝在身旁酣睡,幸福在这一刻具象化。
听见自己,珍爱自己,养愈自己。我逐渐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但这只是成长的开始。真正的成长,是学会在生活的洪流中,成为独立的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自我成长
看见自己,认同自己的性别,真的很重要。
现在的你,承担着多少角色:女儿、妈妈、妻子、牛马……家务缠身,孩子拖累,工作不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让你看起来很疲惫。
但是,亲爱的,没有关系。就算生活把所有的苦难都加诸在你身上,你还有最后的自由,选择自己如何面对苦难的自由。
我们不必歌颂苦难,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苦难,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正是这些苦难,让我们深度思考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女性的意识觉醒,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
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个在角色洪流中泅渡的你:"亲爱的,你不必活成别人的期待,要长成自己的生态系统。"
女性的自我觉醒,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天雷滚滚,而是听见心芽破土的声音,微弱,却迸发生命的原力。
它更不似凤凰涅槃的悲壮,倒像青苔悄悄漫过旧墙,开出如米粒般小的苔花。这难道不是生命的一种盛放吗?
三八妇女节,在众多朋友的祝福信息中,我独独喜欢并收藏了这一段: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一朵花,
可以是飓风、是砂砾、是仙人掌。
不需要祝我们妇女节快乐,
祝我们铮铮,祝我们鼎沸,
祝我们拥有话语权。
人生海海,尽兴开怀。
不是所有女性都要活成一朵玫瑰,只要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就很美好。
结语
我给这篇文字起的标题是:女性愈见成长。
作家刘同曾说,书名是最好的祝福。
那么亲爱的你,愿你读完此篇后能明了:那些生活能变好的,都是自己愿意改变的人。心门从来只能从里面打开。
女性的自我觉醒才是生命的原力。当我们拾回生命的拼图,每一块裂痕都将成为光照进来的地方。
人生一切都来得及。趁现在,春风万里,看见自己,养愈自己,自在成长。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好不容易来人间一趟,愿我们都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