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4岁的时候,我曾带孩子去参加过一场葬礼,回来之后我就后悔了。
那是一场亲戚的葬礼,当时孩子没人带,就把孩子也带过去了。
结果回来之后,孩子就变得特别紧张,而且也很敏感。
经常时不时就会抱着妈妈流着眼泪,然后说:妈妈我不想你老,我不想你死~
那时候看到孩子这样,我挺无助的,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孩子聊死亡这件事。
后来呢,我也找一些朋友沟通过,也查了一些资料,逐渐明白:
归根到底,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更多的是源自于孩子内心对未知的东西的恐惧感。
虽然孩子不理解死亡是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但是当他去参加葬礼的时候,现场那种压抑的氛围、大家流泪痛苦的画面,孩子是可以看到的,他可以感知到那种情绪、氛围是很压抑的、很伤感的,每个人都是很痛苦的。
后面连我自己,也正视了死亡这件事,就开始认真和孩子说:
第一,死亡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世间万事万物都会死亡,花草长大了会枯萎,桌椅用久了会变旧坏掉,树木春天会发芽,夏天很茂盛,秋天会变黄,冬天会脱落。而我们人,也会经历出生、成长、死亡这样一个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第二,死亡只是生命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关于这个人的回忆,却会一直存在。虽然有的人死亡了,生命没有了,但是关于这个人和我们在一起的点滴、做过的事情、相处过的经历,都会保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虽然生命没有了,不能呼吸,不能吃饭,不能说话,但是他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当中和记忆当中,这些东西是不会消失的。
第三、每个人的生命有长有短,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的那一天,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呢,我们有能力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去享受生命的美好。比如同样是今天这一天,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聊天,享受着美好的一个午后,但是别人呢,可能就在家睡了一整天,或者看了一天的电视,就没办法享受到生命的美好,没有去探索这个世界。同样的一天,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要怎么过这一天,所以,我们要自己去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那次说的时候,我女儿真的是很认真在听我说,然后自己在那思考,最后和我说:爸爸,我知道了,死亡没什么好怕的,生命也很宝贵,我们要在死亡之前,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我相信,那一天对我,对我的女儿来说,都是生命中非常有意义的一天。
最后补充一些题外话: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会进入死亡敏感期,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家长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选择避而不谈或者憋开话题,反而会让孩子陷入对死亡的过度恐惧。
所以,当孩子问及死亡,我们不要回避,否则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比如以为死亡就和睡着一样,会导致孩子轻视生命,很容易对别人的生命甚至自己的生命不够重视。
这样的例子真的有,之前还看过一个新闻,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没轻没重,把别的小朋友弄死了,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以为是他累得睡着了,然后自己就在旁边若无其事地依旧玩耍,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