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乡村文明——城市化进程中个人的孤独感

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不分地域和年代,总有一些让人看到以后产生共鸣的东西。文明分门别类,城市和乡村孕育出不同的情感与价值。

在熟人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乡村生活中,大家对任何事看得开,所接触的圈子足够小,任何事情都可以轻松的得到解决,邻里乡亲的互相帮助使得大家就是一家人,绝不说两家话。

“然而刚到堂姐家,科弗利就遇到了自己未知的一种文明形式,是一杯他从未喝过的鸡尾酒。约翰·契弗这样描述科弗利的城市印象:“男管家从盘子里拿了杯酒递给了科弗利。他从来没喝过观提尼鸡尾酒。为了掩盖他的稚嫩,他举杯仰脖一口干掉了,没敢咳嗽,也没吐出来,只是眼睛里灌满了泪水。松子酒像火一般燃烧,他嗓子眼里一阵阵辣,一句话也讲不出来。”这便是城市给科弗利的礼物,他不管你过去怎么样,上来会让你呛得满眼泪花。”而从小镇里走出来的利安德的两个儿子摩西和科弗利,到城市谋生的经历,差不多是一次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碰撞。

相对于城市文明的距离感,乡村文明熏陶出来的人缺少的是独立的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乡村文明似乎代表的是热情朴素的文明,以及宗族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是冷漠,指向的是利益。

乡村人认为对方不能欺骗自己。而城市文明中,则会给拒绝别人的邀请命名为礼貌地拒绝。

贝特西孤独感的来源,是因为她是孤儿,她的出生地是一个偏远的小镇。所以,她特别想在城市里活得不同。然而,让她失望的是,城市文明不相信她的坦诚和热情。最后,她陷入自己的孤独中,她钻进了生活的牛角尖,再也出不来了。


参考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个人的孤独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相信大部分人都考过公务员和教师,我也不例外。 我是考过但从没用心考过,因为我看不上体制内的生活。当时相信运气,能考...
    Tang熙阅读 218评论 0 0
  • 我在听”故人安好“,很舒服的调调呐,马上就要睡咯 一 今天拜忏不知道咋回事呢,特别晕,都要拜不下去咯 二 还是挺开...
    淼淼故事屋阅读 177评论 0 0
  • 背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centos7系统上搭建zookeeper集群的步骤。 环境 三台centos7的机器: 搭...
    wooyoo阅读 956评论 2 10
  • 520|THE STORY BEHIND THE DATE 今天是5月20日。这是一个以爱为名的日子,全世界好像都...
    雨过三秋Jane阅读 531评论 0 0
  • Jason Chan——青少年成长导师,10年国际教育专家,对比研究中外教育及体验教育,倡导“在经历中成长”。这是...
    发现孩子阅读 1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