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4章 迷思之一: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1.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总是关注未来,而觉醒式教养让我们紧紧关注现在。
孩子们为了塑造自己以符合父母和文化的标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把精力投入到赢得父母的认可,才能获得父母的爱里。无法自由、自然、自发地按照他们的真我本性成长。
2.过火之灾
过于害羞、文静、早熟、激进、冲功、散漫、不上进、小心翼翼、敏感、不专心、懒,以上现象称之为“过火之灾”,反映了家长们的担心、失望,甚至负罪感,根源就是恐惧。
孩子不能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要么是因为这和他们的内在天性相违背,要么是因为那根本不符合他们内心的愿望。 我们的失望会对孩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无数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满意的要求,经受着负罪感的折磨,活在羞耻的阴影里。这会导致孩子寻求方法来摆脱这种自责的羞耻感,也许他们在上课时开始变得心不在焉、爆发愤怒,甚至把愤怒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自我伤害。
忽视孩子自然发展的天性,把你的期望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做法,很可能会让你和孩子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鸿沟里“有你的焦虑,还有孩子的焦虑”。
2.教养孩子真的是完全无私的?
这是绝对危险的认知、想法,因为他让我们自以为站到了正义一边,心态会因此变得自以为是,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3.欲教养孩子,先教养自己
无价值的模板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内在的匮乏感渲染了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不管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依然有着那种被拒绝,被否定的记忆,并因此将这种情绪带入到目前所处的各种关系当中。
真实的自我被否定后,我们渴望被认可,渴望被接受,渴望获得归属,这种内心的缺乏感带来了阵痛。当阵痛得不到治愈,甚至被忽略时它会继续扩散,于是带来了更多的痛。
我们的情绪总是不经意的被孩子或他人触发,其实是我们过去的痛苦被重新触动,儿时不懂得处理而埋藏起来的痛苦感受,如今重新浮现,犹如不再甘于处在下风的饥饿猛兽带着盛怒而来。
任意闯进他们的空间,开始对其进行各个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在我们眼中,是在关心孩子;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却是被强行干扰了。我们指挥、督促、提拔和管理孩子的欲望永不满足,破坏了原本可以很美好的亲子关系。
有趣的是,对孩子的坏行为总是抓住不放,却很少支发现其日常行为中值得称道的地方。源于习惯关注自己的负面行为。
当我们关注想要的行为时,我们的精神状态就会改变。孩子会感受到我们变得轻松、冷静、自由。正如葵花向阳,孩子转向父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质量发生了变化,冲突变少,取而代之的是家人之间的互相欣赏,享受着彼此相伴的时光。
每天都花时间在“存在”的心灵空间时,孩子会感受到我们像是他们团队中的伙伴,而不是他们的老板。如“我听见你....我看见你....我想帮助你....你一定觉得不开心吧?/我要做出哪些改变能更好地帮助你?
讽刺的是,我们的内心越是不踏实、不安全,我们就会表现得越敏感,越顽固,越有正义感。 我们如果被自己的担忧和恐惧深深缠住,又怎能真正了解孩子呢?对成见和恐惧的依赖总会阻断我们与孩子的联系。 借着养育孩子,与我们的过去来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