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人和火箭君聊起了「PanDownload」出事后的看法。既然已经和很多人都分享了看法,正好趁此机会,和各位「火箭粉」也交流一下。
PanDownload 是一个针对「某度网盘」的「下载加速器」类的工具,能够提供「某度充值会员」一样甚至更高速的文件下载服务。既然这个工具能够节约大家时间(还有金钱),某种意义上也算「效率工具」了。
然而,PanDownload 作者最近被警察抓捕了,一个给他人提供效率工具的人却被抓捕了,很多人都心存不理解。尤其这个效率工具还是针对「某度」的,这种貌似剧本应该是人人叫好的事情,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更让不少人唏嘘。
那么,PanDownload是不是值得同情呢?是网络犯罪?还是反抗「某度」的英雄?火箭君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先上结论
火箭君一般是不介绍「破解限速」下载工具的,倒不是说这个东西没有用,而是出于「信息安全隐患」以及「合规法律风险」角度考虑。PanDownload就是这样的一款游走在XX边缘的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暗黑料理工具」。
火箭君的态度是:
同情 PanDownload 作者。
倾向于相信 PanDownload 作者持有「良好」的初始动机。
认为这个工具是对 「某度」收费策略的一次「反抗」。
但是,不认可 PanDownload 作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PanDownload 的背后
我们知道,自从前几年云盘集体倒下了一大批后,现在硕果仅存的几家里面,「某度网盘」算是比较大的了。 我们不喜欢「某度」的许多做事风格,但是和很多小伙伴一样,我们平时或多或少会用到「某度网盘」,比如:我们今天要是想发个简单的工具给大家,多数就会留一个「某度网盘」的链接,然后让大家自己去提取了,多方便。
PanDownload 就是一个给大家提供方便的网盘下载器,支持批量下载、批量重命名、免登录下载、提取链接等功能,某些方面做的可能比「某度」自己的客户端还要好。但我们并不鼓励大家下载使用。
PanDownload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下载加速」了。
根据网上分析,PanDownload的原理 和不少多线程下载工具类似(例如:近期比较火的 IDM)。PanDownload让用户登录网盘,然后分析网盘文件链接,多开线程,用多个分身同时下载,提高下载速度。这种技术从「远古」互联网时代开始,就一直被广泛采用。那个时候,为了克服电话线拨号上网的低速,为了充分利用带宽,多线程下载技术就已经出现。火箭君觉得,这个技术本身并没有「原罪」。
就像网络爬虫技术本身没有错,但如果将爬来的信息用于非法目的,这才是有罪的。
PanDownload 问题在于?
A. 动了「某度」的蛋糕?
B. 泄露了用户数据和隐私?
C. 违反了破解及版权相关的法律?
「知乎」上有已经律师分析过,给 PanDownload 作者定罪(或脱罪) 是个技术活儿。这取决于法律原则的应用和 PanDowload的实际做法。
至少,一个突出的问题是:PanDownload采用「捐款」的方式募集过资金。 虽然名义上叫「捐款」,实际上法律上很可能认定是提供「高速下载」的对价,这样一来就变成「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了。这也就脱离了很多互联网网站惯用的「研究为目的」的「保护伞」。
而且,火箭君也悲观的发现,某度的「服务协议」中已经明确的「禁止项」
* 为任何用户自动登录到百度帐号代理身份验证凭据;
换言之,如果这是法律认可的合约条目,PanDownload是违约方或过错方,但可能单凭此点不至于上升到「刑事」责任。
更加让人担心的是,分享提取码或者转存登录百度的凭据,如果被人恶意利用,可能会带来恶劣的后果,至于有没有发生这样的后果,要看事件进展。
对策篇,我们怎么办?
面对一个不太有底线的对手,滥用自身的市场优势以及不对称的信息优势,向用户敛财(以前搜索也是),除了倒下的 PanDownlaod, 我们还能怎么办?
(1)听说 PanDownload 或类似的软件 又能使用了?要不要去下载?
我的劝告是:不要使用,有强烈的安全隐患。
在不知道现在谁在运营这些下载器,也不知道隐私信息如何收集/如何流转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趟水」。
(2) 默默忍受「某度」?
如果我们觉得「某度」的收费策略很让人气得牙疼,
我的劝告是:不要忍受,赶紧换盘。
毕竟老是在XX宏头上浇水也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 少用或不用「某度」的产品。
「某度」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大家的「懒」,大家稍微勤快点,还是有很多选择方案的。OneDirve,iCloud 之类已经老生常谈,付费稳定的云方案也是有几个可以选择的,稍微有点动手能力的,自建网盘或者NAS也是可考虑的方案。如果只是临时传个文件,「Firefox Send」之类的工具也很好用。(见文末)
(3)如果我恰好也自己做了些类似「破解」 下载的事?
我的劝告是:不要收钱,不要分发。
不要大规模流传,不要公开分发,在很小范围内,仅供研究使用,不以营利为目的,保持低调。在这些前提下,现行法律一般允许我们自行研究软件或第三方技术的。
最后
最后,火箭君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欢迎大家踊跃留言,说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