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海经商的热潮

  我成功跳槽的第二份工作也在上海的浦东联洋地区,是一家新加坡华人老板开的SY幼儿园。那个老板好像是个新加坡男人,她老婆应该是中国人。两个人生了一对双胞胎,所以投资了一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的地址更好,就坐落在一个大型社区里面,附近都是千万大平层或者别墅之类的豪宅,所以并不愁生源。这一份工作的工资是2500元,工作职责也是和前一份工作类似。就是帮助老外翻译,助理英文教师之类的工作。因为这是一家更加打规模,并且挂名新加坡教育机构的SHUANGYU幼儿园,所以这里的外籍孩子和混血孩子更多,有新加坡孩子,但是最主要的是生意人的孩子。这里的老外教师相比较我前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更多,也相对来说较为专业。我印象很深的是这里的管理相更加严格,但是我后来知道了这里也不是外企的工作氛围,相比较来说还是非常中国化的。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幼儿园聘请了一个J老师作为园长。J老师是一位非常专业的老师,她曾经担任了上海一级一类幼儿园的园长,我记得她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要求是你必须要会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幼儿歌曲,一百个折纸,一百个游戏诸如此类的。这些要求放在我现在看,非常的专业也必要。但对于我当时来说,无意加剧了我对于做幼儿园教师的痛恨。

  我小的时候就有点喜欢自娱自乐,并不是自闭。很多时候我也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甚至还充当了领导的角色,指挥别人怎么玩,大家也很喜欢跟在我后面玩。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经常会分团体,或者闹矛盾。对于我来说,这是让我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不喜欢得罪任何一个人,我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与其这么纠缠下去,很多时候我就开始自己一个人玩。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是看鞠萍姐姐的电视节目,然后做手工。我妈妈说我幼儿园那么大的的时候我可以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面安静的跟着节目做任何活动几个小时,完全不会作妖,现在看来简直是个奇迹。相比较说话来说,我更喜欢动手类的项目。如果要我学习什么东西,我必须亲自尝试,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个技能,或者说一定要有视觉刺激和影响,从这点来说,我是个非常典型的实践型和视觉学习者。我第二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玩积木,我曾经有三种不同的积木,我妈说我最喜欢把他们混合在一起玩,然后又可以准确的把三个积木完好的放回到各自的盒子里面。我后来才知道,我是有一些视觉学习的优势的,这确实是天生的。所以才幼儿小的时期,多观察她感兴趣的事情,擅长的事情,并在这个方面加强引导和培养,绝对比莫名的在一个道路上一头走到黑要有效的多。当然了,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并且这个家长要非常善于观察。很多家长只是主观的认为自己的小孩喜欢什么,这些往往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或者说他们并没有耐心去观察孩子喜欢什么,也听取或者阅读了一些并不是那么专业的教育书籍或者信息,导致了在教育的道理上和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最后变成了越努力越悲惨的一个结局。

  因为做手工是我擅长并且从小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那个时候经常有机会和各个班级的老师学习如何做各种立体的花朵,蝴蝶,蜜蜂,蚯蚓等等一切需要布置或者创建教学情境的活动。坦白来说,X类学校的老师和这些科班出生的幼儿教师先比,各有各的优点和特长,但是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方面,确实不如公立学校的老师做出来的精美。而且大部分公立学校或者SY学校的老师都有丰富的经验,充足的资源,甚至很多人还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非常具有美感兼具教育理念。我一直认为美感是一种能力,它是天生的,但是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这是很多学校欠缺的,或者很多家庭欠缺的。我仍然记得我那个时候上初高中,女生就必须把长头发剪短,理由是不耽误学习,以考上一个好大学。那个阶段是不需要美的, 爱美就是原罪。但是突然你进入社会了,大家又催着你找工作,或者谈对象。这个时候,又突然对女性有何极高的审美什么要求,这一直是我觉得及其有趣的一件事情。除了在做手工方面,我还挺佩服我们园长的专业能力,相对比小城市来说,我觉得大城市,特别是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我觉得大部分同事都非常的专业。就是大家首先都是把对方当做一个工作人去要求,而不是本着在职场交朋友的概念去工作。我后来发现在这种职场环境中工作,非常轻松。因为大家都专业的话,很多事情就可以就事论事,而不是你和他谈事情的时候他和你谈感情,而你和他谈感情的时候他又和你谈事情。大家都是职场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死大家的边界感会比较强,不会特别喜欢八卦别的同事的隐私,除非别人愿意和你分享自己的私事,但是一般大家也不会用八卦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关于这个,我会在后面一个章节中详细描述。

  因为J园长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园长和老师,她的专业能力很强,也是一位非常好的导师。听说她曾经在上海的一级一类幼儿园工作过。平时她虽然不直接指导我的工作,但是我认为整个幼儿园的教学团队在她的领导下,至少都是非常和谐,正向积极的发展的。教师们都互相帮助,同事之间相处较为和谐。我并不记得教学团队出现过互相打小报告,或者老师们私藏教学资料,或者估计偷懒之类的事情,也没有任何消极代工的情绪。除了较强的专业素养,J还特别善于自身作则,用行动去感知大家。在这点上,同为一个教育者,我至今仍然非常尊敬她,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头衔确实是代表一些东西的。我一直非常尊敬那种以身作则的领导或者教育者,虽然我不是一个需要别人鞭策我才能前进的能,我算是一个比较而且非常主动的学习者,但是如果我的领导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私下里,是不会赢得我的尊重的。那么这个人在给我安排工作的时候,就不会进行的特别顺利,也就是大家说的我并不服他。我一直认为,一个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的教育团体或者机构,如果里面上到大小领导,下至保安之类的员工,都怨声载道,老师互相勾心斗角,那我不是很清楚还怎么弄好教学。因为教学团体还是有别与盈利为主的企业团体的,而且毕竟大家都是凡人,经历有限,如果你的精力集中处理与某些事情,那么另外一些事情也就自顾不暇了。

因为我经常协助幼儿园的两位外籍老师工作,所以我并不是呆在一个班级里面的。这个好处就是我可以最大程度额观摩和学习各位老师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所谓博取众长。不好的地方在与,我和这些老师接触较短,并不是很了解他们,也没能和学生建立较为紧密的联系。我后来做了老师很多年,发现备课除了备教材,备学生也是很关键的。其实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关系活动,如果你的学生可以喜欢你,信任你,相对来说,他们更容易听你的话,放之其他任何关系皆如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和这两位老外配合的过程中,我都是辅助的角色。我并不承担任何教学任务。所以这暂时缓解了我对于做英文老师的焦虑,但是我还是时不时需要代课,再加上起总觉得自己不是教师专业毕业的,我就觉得自己没有底气站在前面。当孩子们用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我的时候,我都觉得很恐惧。我也不想把自己变得特别活泼外向。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我更加确定了自己不喜欢做一个幼儿老师。虽然我还不清楚我喜欢做什么,但是至少我知道了自己不喜欢做什么。在我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毕竟随着你越来越多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那么你喜欢的范围就越来越缩小,并于你更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喜欢和擅长的方向,那么你的人生相对来说不能说越来越富裕吧,至少会相对来说比较快乐。

  除了辅助两位老外的工作,我那个时候还挺腼腆的,还需要进班级观摩和学习如何做一位幼儿教师。包括和孩子的互动啦之类的。我经常或者说相对固定进去的一两个班级有几个老师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一般是两位搭班,和中国的幼儿园类似。一个主班老师,一位副班老师,然后还有一个保育员。当时最先和我做朋友,伸出橄榄枝的时Q老师。Q老师是一个中班的幼儿园副班老师,因为我和Q走的越来越近的原因,我也和她搭班的W老师也熟悉起来。Q老师当时是浦东本地人,但是不是市区人。他们上海当时除了浦西人,都看不起上海其他区的人,其他区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好相处,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看不看得起外地人。至少在我看来。Q对我非常好,完全没有因为我这个不会说上海话的外地人而看不起我,她也不是那些我上海亲戚教会的我“零食社交”吸引来的朋友,所以至今我们仍然是好朋友。Q当时和我年纪差不多大,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都是单身刚毕业的小姑娘,很多兴趣爱好都相同。而且在那种比较正向的工作环境中,Q和我并没有什么心眼,或者说很强的职业规划心。所以我们很谈得来。W和Q的性格截然不同,Q是幼儿园专业出生,爱好孩子,很喜欢做这个职业。W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但是她跳舞很好,情商很高。W人也不坏,虽然她说话比较直接,但是并没有什么坏心眼。W比我们年纪都要大,所以考虑事情更加全面,我们出来不了的事情都由她出面。所以她也是主班老师,约到那种难搞定的孩子,或者胡搅蛮缠的家长,W几句话就经常可以把努力冲冲而来的家长欢欢喜喜的送走,这是我至今非常佩服她的一点。所以我,Q和W三个人都相处的蛮好的,但是我个人有点怕W,所以和Q更加亲近。W曾经有一次说过,我们三个人之间,我较为聪明,但是懒惰;Q勤劳但是木讷,她自己么就是圆滑。我现在觉得用圆融这个词更好。当时我们三个人做在孩子的床边,看着孩子午睡。我可能当时被她说中了,心里还有点生气。现在想来,简直不可理喻。人就应该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更好的接受自己,才能更快的爱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这两位老师,还有一个K老师长得特别美丽,她有一个打扮老师M也很美。我之所以对K 印象深刻,因为她和老外的关系最好,经常和老外开玩笑。而且K得性格特别好爽大气,也非常照顾我。我对于M的印象很深刻,是因为她是一个有点意思的人。M当时应该是想找个老外男朋友的,我们曾经一起收到老外同事的邀请,去一个朋友的酒吧开幕式玩。我当时非常腼腆,对于酒吧或者说清吧这类的地方,我都本能的排斥,我一直觉得那是个色情场所。虽然我穿着比较时尚或者说开放,但是内心我还是非常保守的。我觉得这和我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相关。我和M一起去了以后,虽然我们差不多年纪,但是她非常的老练,熟悉了要了一杯鸡尾酒,然后就瞄准目标,和一个老外开始搭讪。我因为太过于紧张,甚至有点坐立不安,而W和Q那天因事没去,所以我两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就只能被迫听着M的话题,那个老外叫迈克,她就说啊真巧啊,我有一个学生也叫迈克。后面我没有听清楚他们说了什么,大约聊天十分钟。那个老外就离开了。M又立刻瞄准了另外一个老外,让我震惊的是,她用了同样的搭讪语。我其实至今都想不明白,酒吧里面一共就那么多老外。难道他们之间不会交流?发现M用的都是同样的搭讪方式。我其实一直很好起M究竟有没有实现她的梦想,虽然我不认同她的搭讪方式,但是我对于她这种做事坚持的风格还是很佩服的。毕竟,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老师们,除了Q大部分人我现在都是去了联系。Q后来和W合伙开了一个培训机构,开的热火朝天,名字还是我给取的。这家机构后来还顺利挺过了疫情,我非常佩服。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是没有勇气是开公司的。我在那个学校认识的很多老师里面,很多人后来主动离职,开了自己的小公司。我发现这点很有意思。要么是做了母婴护理,要么做了培训相关的公司。当时的月子中心或者母婴行业和培训机构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和规范化,但是在上海已经处于一个萌芽阶段,也是创业和累积资本的最好时机,从这点可以看书,我的那些同事们非常的勇敢而且有闯劲,这是我至今非常佩服的。我后来想了想,大约自己心里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是不屑于内斗的。或者说有点才华的人,也是没有经历内斗的,这大概也是哪所幼儿园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大家都相处融洽,正能量满满的原因之一。

除了这些老师们,还有一个老师让我印象深刻,也可以说间接让我进入X系列学校的导师之一,A老师。A老师是幼儿园里面的英文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不是老外的英文老师。A当时已婚,英文说的比我流利,在职场已经工作几年。A工作非常勤奋,我一直觉得不论是听A上课还是做事,就像打了鸡血。A 走路就像是一阵风,从我身边呼啸而过。A其实对我也挺好的,她看出来我不是很喜欢教书,但是她从不点破。我们唯一一次在学校外的约会,地点都是在上海的一家外文书店,她都是在为自己备课选择光盘和书籍。我一直觉得A的人生有很清晰的人生规划,她不会轻易的浪费时间,不像我一直懒懒散散。在我入职后大概一年左右,A跳槽去了别墅区里面的一所X系列学校去做中文老师了。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先去做助理,然后因为工作特别出色,升级为中文老师的。但是这些经历,她当然不会轻易的告诉我。我那个时候还是没有任何职业规划的概念,我只是单纯的认为A去了一所更好的学校,工资应该更高。也是通过A,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这类学校,并且我以前工作够的幼儿园的C和J两位小朋友都转去了那所学校,我开始对那家学校更加好奇。这个时候一方面是我不想再继续做英文老师,如果我继续呆在这里,那么总有一天我避无可避,必须要开始独立教学。另外一方面是我确实更想进一步的接触外来文化,那么X类学校对我的诱惑力更大,那里的外籍孩子更多,外国人也更多。因为这两个原因,我开始懵懵懂懂的在5ONEJOB上面投递了上海浦东的一所X系学校的助理职位,并且与2008年夏天正式入职。从这点来说,我还是挺幸运的。毕竟我没有任何的准备,也没费什么大力气,就轻松的进去了。

 所以我在这所幼儿园的正是工作时间也就只有一年而已,这个时间远远比我记忆中的要短得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章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保持学习的热情非常重要。学区教育阶段的老师们自不用说,他们天天忙着解读教研院的新课程,工...
    冰河_阅读 3,424评论 6 16
  • 王小红住着北京角落的一处四合院。要是地图被风吹起个角,她家估计就看不着了。那四合院有三间大屋,围着一棵树和生锈的小...
    丢由阅读 2,784评论 1 0
  • 跳舞的时候,我和那个女孩是团队的核心,整个团队在我们的带领下表现越来越优异,老师看着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与此同时,...
    天降飞猫阅读 2,532评论 1 0
  • 到了鹤岗,出了火车站,再也不怕被人住遣返回原籍了。可新的困难又来到。我们十八口人住哪儿啊?那时不像现在,可以租房子...
    喜欢根根阅读 3,480评论 0 3
  • 四、快乐的小学时光 终于要上学了! 母亲给我找了一个红布兜,这就是我的第一个书包。此后,一直到小学毕业乃至初中,我...
    水清河暖阅读 3,4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