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学习阳明心学的《答友人问书》,这篇文章明先生主要回答了知行合一些的问题,知行本来是一个工夫,也就是说知行就是一个统一体,不能把两个分开,“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这就是整篇文章中的核心,也是精华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有众多的友人来问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与陆象山,晦翁等圣贤的学问有不同,阳明先生不厌其烦,一一进行了回答。
知行合一,前面就说过了,知行本来是一个工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那么为什么与陆象山,晦翁等圣贤的学问有不同呢?阳明先生说了,假使伯夷、柳下惠与孔、孟同处于一堂之上,就其所见之偏全,其议论断亦不能皆合,然要之不害其同为圣贤也。即君子之学,岂有心于同异?惟其是而已。在君子之学上,不是去讨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求得道心的问题,只要求得道心,都是圣贤。
阳明明先生说了,知行本身是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所以可以理解知行就是一个词,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就像我们现在讲的道理两个字一样,道即理,理即是道,现在,我们不会把道理两个字分开。同样,把知行理解为一个并列的动词,那么这个知为什么理解成动词,因为这个知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知道,或者是一种知识,这个知应该有探索之意,所以这个字也是一个动词,行就是笃行。
那么知行合一怎样在具体的事物中反映出来呢?举个例子,我们不应该刻意关注某一件具体的事物,而应专注某一目标,或某一方向。例如,我要健身,那么健身是目标,但怎样健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跑步,可以游泳,可以在室外,可以在室内,都行,只要找到适合的方式就行,不一定说我要跑步并要坚持,就不能变了,一直坚持跑步,当发现跑步并不适合自己时,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但健身的目标不能变,坚持健身不能变。
如果你坚持跑步,但因身体原因,或是其他原因,已经不适合跑步,但你觉得要笃行,还是坚持跑步,这样不光起不到健身的效果,还可能把身体搞坏了,这就不是知行合一了,而是一种执念。
所以他不跑步,可以用其他健身的方式来弥补,今天下雨,可以改在室内或者家里。做做深蹲跳跳绳。这些都是种运动,做的目的还是健身。其作用是一样的。可以说,我们是在坚持健身的,这就是笃行。
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我们要,从内心出发,笃信笃行。笃信那就是说我们要相相信君子之学,然后我们去笃行,笃行就是如何去,就是着实去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