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感悟:第61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一个大国,要居于天下的下游,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所在的地方。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他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取信于大国。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与小国不过是“取”和“取于”的关系。大国想接纳吸收别国加入自己的联盟;小国则是加入别国的同盟,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居于下位。
这论述的是国际外交政策,大国和小国的和平共处原则。
大国守静处下,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如果大国能够以谦下守静之德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拥护和归顺;倘若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就违背了自然法则,必被小国战胜。如果小国以柔和守静之德对待大国,则可以取得大国的尊重和保护;小国若不能遵守自然法则,躁动妄为,以小犯大,必然国破人亡。
不管是大国征服小国,还是小国征服大国,其前提条件都是守静谦下,即大国和小国的和平共处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大国取得小国的归顺,目的不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道德的行列,使道德之树不断成长和壮大。小国加入大国的行列,目的不过是同大国一道,共同促进道德的发扬,让道德普及天下。大国与小国的建交,既体现了共同的目标,又满足了各自的愿望。但是,在建交之初,大国更应该有大国的风度。以主动谦下之德去接纳小国。
所以,不论大国小国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造就人类社会的繁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