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文要收录进某个平台的专题中,故文笔和配图芋头酱都要做相应的正规化的改版。如有不适的同学请自行离开。非战斗人员请注意,前方高能预警!!!bibibibibibibibibi
当设计思维,大数据、敏捷开发这类词汇慢慢成为热点和焦点之后。数以千计的公司都希望用上这些言之凿凿又高大上的方法帮助企业进步与成长。那么有多少人会用这些方法?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方法将会带来哪方面的价值?所以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用Persona?
那在这个开场之际,我们简而言之,用户画像是为了让整个团队成员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抛开个人的喜好,并将焦点关注在目标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进行产品设计。 也就是产品经理会经常做的一件事:成为用户,因为需求和痛点都是来自用户。这边我将抛出一个观点:一个经常坐在办公室码字的产品经理是永远比不上一个到处跑到处聊的产品经理。
说完『为什么』,我们接下来说说『是什么』。一个相对完整的Persona 一般需要具备哪些元素?
姓名 Name
照片 Photo
年龄 Age
家庭状况 Personal details / family life
收入 Income/Salary
工作 Work / job details
用户场景/活动 Activities / use scenario
技能/知识 Knowledge / skills / abilities
目标/动机 Goals / motives / concerns
喜好 Likes / dislikes
人生态度 注意:对于手机浏览器的用户而言,使用手机浏览器的习惯和用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喜好、阶级)息息相关。
以上是一个可用的用户画像的组成。如果对这一块想要有更深的研究,那就需要将用户画像融入特定的场景中去。也就是用户体验地图。将我们的用户在这个场景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痛点、需求和特性记录下来。下面是想要进阶的同学可以参考的用户画像+情感地图+体验地图的最终产物。
嘛,是不是有一种虽然什么都懂却也过不好人生的即视感?这是必然的,因为你都没有动手做过这件事,光纸上谈兵的能有什么感触?一天失败的动手成果给你带来的收获远远比一天思想上的斗争来的多,这就和俗话说的光说不做假把式是一个道理。所以还在等什么呢?撒开膀子去干吧!即使失败了也是一次有意义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