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吴梦知微博看到一段对孤独的定义,第一次觉得孤独原来还可以这么温情。
她说,“其实「孤独」两个字拆开来看吧,有小孩,有瓜果,有走兽,有蚊蝇,足以撑起整个盛夏傍晩,熙熙攘攘,人味十足。这真是关于「孤独」最温柔的理解呀。”这似乎描述是农忙6月,一个人拿着半个西瓜,静坐竹椅,夏日的凉风从大山吹来,近处小猫晒太阳,远处蝴蝶飞舞,一个人静听蝉鸣。这种安心舒适的孤独,是最理想的吧!
孤独,是伴随一生的名词。从出生,孩童,成人,垂暮,死亡,任何一刻都离不开孤独。它就像生命中的一个细胞,逃脱不掉。学会与孤独和谐相处,学会容纳孤独,善待孤独,是我们终其一生要掌握的艺术。
孤独就像敌人,它令我们恐慌、不安、无助甚至折磨得要死要活,一旦被孤独攻陷,就像被宇宙被黑暗的吞噬,海水淹没大陆,绿洲被沙漠覆盖。就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宛如缺氧般垂死挣扎。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磨难,心灵上的挫折,孤独就像被召唤的死神,拿着索命的枷锁卡着脖子,开始与死神一场生死搏斗。在这最痛苦的日子里,唯有孤独如影随形,每天和它竞争,它既像敌人又像严师,狠狠地打击你,鞭策你。当你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时候,孤独宛如旧友良知,把酒言欢,细诉家常!
孤独就是岁月给予的最好的馈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隔绝外界的喧嚣,把最安宁的环境赐予你。你可以在这片祥宁的乐土上,肆意挥洒,无拘无束。你既可以舒服地阅读、赏花、逗猫,还可以潜心研究绘画、摄影、流行,甚至你可以旅行,遍历世界风土人情,洞悉人生百味。你扔可以慵懒躺在斑驳的树影下沉思,追忆往昔,反复推敲过去种种事故,构思未来,畅想5年后那个优雅知性的自己。
孤独孰敌孰友,取决于你的心境。学会与孤独为友便是学会更好的自处。当遭遇人生巨大落差和谷底时,告诉那个小小的自己,路难走,是因为上坡路很长,巅峰很高,需要你慢慢摸索,要紧牙关往上走,走着走着你就会抵达山顶。当拼命嘶喊都无助时,千万不要觉得被抛弃,因为这个世界上路太多,茂密的植被挡住同行者身影,他的路也不会比你好走到哪去。如果实在需要发泄,你尽可能地告诉世界,你是强大的,总有一天,你会翻山越岭,越过所有阻碍,独立成国。肩上的包袱过重,不必一直扛着,你可以放下来歇息一下,这个包里面的东西是否可以拿出来,是否有的早就不适用的,等力量储备够了,再轻装上阵。
没有人愿意一直处于喧嚣中,因为那是让人走向崩溃的边缘。孤独是寂静中的钟声,时刻点醒着糊涂的旅人,走向灵魂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