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战友们一起直播共读《论语》,感触比较深。
《论语》在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它了,但是,以前读《论语》的时候都是读白眼字,知道字的意思,就是感触不深,更别提把它用出来了。
事实上,《论语》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反复应用的,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是学习我们要反复去复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回过来到我们的生活中,那我们有没有做到像它所说的,学习之后要反复去复习,并且把它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回顾到我上学的时候,学习并没有做到反复去复习,即使有去反复复习了,但它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了之后再去复习,至少对于以前的我来说,它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学过了的东西又要反复去看,对于有好奇心的我而言,是觉得比较无聊的事。
尽管那个时候老师苦口婆心的说:同学们,你们学了之后下去一定要多去复习。
然后我们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下去一定要去复习。但是,真正到回去的时候有多少人做到真正的听话好好的去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了。根本没有多少人去做这件事。
第二天老师来上课说:我看一下你们下去有没有复习。然后老师就开始点名起来回答问题。
数据告诉我们,课后真的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去复习了。当然了,也许也有一小部分课后真的复习了。但是,大部分人是没有的。
所以,你看,《论语》有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去用它。老师也告诉了我们,我们还是不去用它。所以,你说,你怎么能成绩好起来。
这就是我们听了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很庆幸,在初中的时候,学会了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技能,叫做死记硬背。很多人肯定都不喜欢这样的,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一定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举一反三。
但是,对于像我这种举一反不了三的人来说,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了。也刚好是这个最笨的方法在我后面的学习成长起到了很多决定性的因素。
特别是在我学关于财务知识的时候,很多的基本概念我是理解不了的。
但是,我的在大脑里有关于这个概念的知识,不知道哪一天我懂了呢?
这个还真的让我获得财务方面的技能,对后面去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奠定了基础。
所以,这次共读《论语》,让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其实很多简单易懂的道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去发现和应用它。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可能去成长和进步呢!
后面我发现了,与其去追求那些五花八门的学习方法,不如就用最简单最朴实最基本的方法,也许会更好。
当然了,这只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而来的。但是,它却对我后来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