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思考。
拖延症的一种形式俗称“懒”。其实就是某些事情是自己感觉不顺手不舒服的时候,就会产生犹豫,紧接着就会产生延后的想法。今早无意发现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办法。
昨天因为休息的晚,今天早上整个人困的不行,但是今天早上还有课,离上课还有19分钟的时候我还在床上,想着早上就不去了吧。结果!一个和我同一节课的朋友也有这样的情况,给我发了条微信说让我帮着注意一下,如果点名了帮忙请个假。然后我拖延啊懒的情况瞬间消失,屁颠屁颠跑去上课了。
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分析了一下我的想法:首先不管什么理由,我不去上课这件事本身就不正确也不光彩,所谓人都有羞耻心嘛。而我的朋友请我帮忙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个请求,其实在潜意识里对我属于一种督促行为:“你要去上课哟!你要帮我请假哟!如果你没去上课我点名了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哟!”可以说我对朋友的承诺就成为了我的一项关乎人际关系与个人信用的义务。而我恰好又是一个特别重视人际关系也特别好面子的人。如果我没有去上课一方面对外暴露了我翘课这件不光彩的事,另一方面辜负了朋友对我的信任。所以种种压力最终推动我去完成了上课这个过程。
所以我以为,“懒”这一类拖延行为,有一个可行的解决方式,就是给自己一种压力的督促,将某些“应该去做的事”变成“不得不去做的事”。举一些例子,对于小孩子来说,家长的督促很有效,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不听从督促会得到家长的惩罚,因此听从变成了一种“不得不做的行为”,所以就听话了。另外,对比翘课行为,我不认为有很多人都有什么“懒的上厕所”啦,“拖延上厕所”的问题吧?其实还是因为上课是一种“应该做”的行为,违反的后果仅仅只是知识的缺失,最多受到警告处罚而已。而上厕所是一种“不得不做”的行为,违反的后果是情绪的煎熬和身体的损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我以为,在某种意义上,略悲观的态度对于解决懒癌拖延症有帮助,当你对于拖延行为的后果考虑的越严重,拖延行为的发生概率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