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男神我只认吴彦祖,设计圈里男神我打call张海翱

要说2017最火的改造类节目,莫过于《漂亮的房子》了。

大小姐当年的男神吴彦祖,摇身一变成了建筑师,魅力不减反增!好颜加上好设计,如此养眼的画面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在刚过去不久的圣诞夜,《漂亮的房子》播出了最后一期,节目组将以往“改造”的模式变为“创造”,在苍茫的大草原上,为当地的牧民们修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图书馆。

©苏圣亮

吴彦祖的艺人团队与设计师要合力建造这所全新的房子,众人以沙化的土地为画纸,尽情地挥洒想象的画笔,成果非常令人惊艳。

©苏圣亮

这座草原上的图书馆不仅刷爆了你的朋友圈,而且在节目播出后,立马就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的提名。

随着图书馆的走红,负责图书馆整体设计的80后设计师也“火”了。

这其实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早在《暖暖的新家》中,这个设计师所展示出的小户型极限改造就已经让人惊艳。擅长将科技与建筑结合的他甚至被冠以“黑科技建筑师”的称号。

他就是张海翱

张海翱

作品代表:

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

东莞南城总部基地

张海翱毕业于同济大学,曾获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詹天佑奖、鲁班奖、中国设计红星奖、中国北京APEC会议特别贡献个人奖等多个奖项,是当今国内炙手可热的明星设计师。

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姚力

大小姐幸运地采访到了这位优秀的青年建筑师,原来除了这次的图书馆,他的其他作品也让人大开眼界!

它火了,却并不完美

内蒙古草原图书馆在观众眼中已经是一个很完美的作品了,张海翱也认为它总体上呈现了之前大家的设想。

图书馆从蒙古草原中提取要素,是以现代的方式、工艺、语言来呈现,现代的钢结构与传统天然的石头、木材相结合,使建筑锚固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了满汉蒙三个民族合一的建筑形态。

但除了自己满意的部分,张海翱还有许多遗憾。

他认为该建筑的定位可以更加明确,建筑形态可以更加简化。在立面材质的选择上其实是可以有更多考量的,而且木材的构造可以加入更多传统工艺……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他能将这个作品呈现得更加完美。

一个在他人看来非常完满的作品,张海翱却能够列出它这么些“不完美”之处,也许只有这样的认真和不满足,才能将建筑做到极致。

©漂亮的房子栏目组

20㎡变身120㎡,1个空间6种生活

在《漂亮的房子》播出之前,张海翱就已经是一名“网红”设计师了。

在一档类似的家装改造节目《暖暖的新家》中,张海翱数次登场都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要数北京二环一套20平蜗居变身120平的神设计。

在这个案例中,张海翱利用了立体车库原理,将升降楼板和翻折家具结合使用,完成了六种模式的“神改造”

而这样的住宅新科技的造价仅为15万左右,在北京买不到一个卫生间的钱居然能够换回100平米的可用空间。对于大城市的超小户型来说是无疑是节省空间的新思路。

张海翱认为这种形式作为解决大城市住房空间不足的有效手段,将来是一定会以较快速度普及的,而他也已经在做一些量产化的工作。

定制化、机械化应该是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

©马晓春

他还为大小姐描绘了一个有些科幻的未来图景:未来的住房户型工业化集成度很高,户型是统一预制化的,就像是现在的汽车一样,形态上会非常统一,更多用软装来定义风格,用科技智能管理家居……未来居住方式会大大改变。

©马晓春

集装箱变艺术品,住进生活艺术馆

在上海集装箱改造的案例中,张海翱将四个破旧的集装箱改造成了一个机械风格的“艺术品”,他善于将建筑与环境统一起来,让建筑美而不突兀。

©苏圣亮

集装箱中使用了一整套的可变家具,形成了“家庭 + 办公 + 聚会”的多功能系统,像是一块“百变魔方”全方位满足住户的需求。

©苏圣亮

同时使用了机械风格的冷色调金属外墙,又将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一些变动,几盏小灯、一条木廊巧妙地将建筑与周围空间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苏圣亮

这些小而妙的改变都是张海翱信手拈来,由于控制造价和环保的考虑,他重复利用改造过程中的剩余材料和使用当地本土的芦苇杆,通过一些柔性的改动来破除建筑的孤立。

©苏圣亮

建筑最终是要了解不同场所所代表的精神是什么。

集装箱改造成家和办公室的集合体,就让它的科技感强一些,随机而自然;蒙古包图书馆则以起伏地形,与原始的草原呼应,让建筑从某些角度看会消隐在草原之中,不同的场所需要不同的处理。

©苏圣亮

把苏州园林搬回家

张海翱擅长以前卫来诠释传统,将中国本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当中。

©苏圣亮

在改造上海杨浦区一个老公房时,他把中国传统的园林中获得灵感加以升华,提出“垂直园林”的设想。

©苏圣亮

将老公房空间窄而高的劣势化为优势,以江南园林的空间与路径的复杂性规划出一个小而复杂的空间,将之分隔成了四层标高的楼房。

©苏圣亮

张海翱说,现代建筑有不同的方向,有些建筑师使用参数化的设计方式,有些学习日本的“轻薄柔”,有些进行结构探索、材料解构。

真正能带给我们一些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的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苏圣亮

在他的其他设计案例中,也能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

除了这个老公房案例,他设计的2014年APEC峰会酒店——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是从中国传统对太阳升起的一种感受出发,追求“天人合一”;而蒙古草原图书馆的灵感,则来源于乾隆送给母亲的万寿亭……

后者正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才能入围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在建筑中探寻自身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本土建筑师应该做的。

“冥想空间”,灵魂的栖息之所

对张海翱来说建筑不仅是身体寄托之处,也是灵魂的归所。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在设计中为居住的人设置一个小小的、独立的“冥想空间”。

©苏圣亮

集装箱房子外的冥想室、老公房顶端的阁楼、草原图书馆的观星台都是如此。

张海翱说,“它们共同特点都是小,一个人静静地在里面看和感受,在繁华喧嚣中追求宁静。”

©苏圣亮

他认为冥想空间所代表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最终建筑要上升到神学或者精神的境界,他想让这些小的尝试成为一系列项目中的一个伏笔,希望它们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

©苏圣亮

张海翱的Dream House

建筑师总是为别人建造Dream House,那么他们自己的Dream House是什么样的呢?大小姐非常好奇,张海翱三言两语间为我们构造了一幅简单的图画:

比较素朴简洁、非常现代的建筑,砖墙外墙、木质为主,材料环保耐用。希望有一个巨大的院子,不是空旷的,而是像传统院楼一样有几进的纵深……

大小姐期待着有朝一日,张海翱的Dream House能够被建造出来,然后去拜访一下那个他心目中的庭院。

关于之后的工作,张海翱也有所期许,他希望有机会在文化建筑——图书馆、博物馆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这样的愿望与他的建筑中所透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是互通的。

给年轻设计师的建议

如果能十年如一日地热爱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一定是有独特的魅力吧。大小姐给正在学习建筑的同学讨要了两个前辈的小建议,还不快记好笔记:

首先,要选择可以快速成长的地方是最重要的,不要去随大流;

其次,走相对有特色的路,从小团队做起,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人

能和张海翱这样优秀的设计师畅谈设计,大小姐受益匪浅,正是一个个这样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师,让我们的城市和居住空间变得越来越美好。

继续关注愚叔,我们将带大家认识更多有梦想、有追求的设计师,和大家分享他们一流的设计,和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

图片来自HDD上海华都及网络

版权归HDD及各摄影师所有

非常感谢张海翱老师接受愚叔的采访

- End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