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
一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冬至了。冬至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冬至,顾名思义,就是寒冷的冬天来临的意思。从今天起,就开始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耳熟能详的歌谣,每年都会讲几遍,可现在会唱的年青人越来越少了,唉!随着时代发展,这些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了。冬至日要吃饺子的,否则冬天会把耳朵冻掉,这些年,冬至日吃过的饺子确实不少,有自己包的,有老人包的,也有超市速冻的,还有各种水饺馆的,馅料不同,味道各异,不同的水饺,让我吃出了不同的感觉。
感受最深的那次,是2001年冬至, 带高一的班主任,学校的年轻老师多,热情高,能与学生打成一片。那年冬至前的两天,班主任们都商量着如何让孩子们在冬至吃上水饺(那时没有现在的大超市,速冻饺子还是个非常稀有的商品,根本就买不到),最后决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学们的热情很高,班干部分工负责,买面的买面,买菜的买菜,没有案板,就找来床板铺上塑料纸和面,从各家借来的擀面杖和盆子,和面、调馅,学生中有几个在家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同学,这些活还真难不倒他们。开始包饺子了,在教室拉开一排排桌凳,铺上白纸,那场面煞是壮观,六十多个同学齐动手,热闹非凡。女同学一个个心灵手巧,包的水饺样式各异,也较为美观。男同学虽然笨手笨脚,但也不示弱,很快,照猫画虎,包的随心所欲。铺在案板上的饺子,真可谓千奇百怪,弯的,直的,大的,小的,有同学在饺子上专门捏出花来,有的拿出硬币包在里面,说是谁吃到了就是有福气!
包饺子,和面、调馅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但擀皮是一个功夫,我就擀不了,不是这儿厚,就是那儿薄,要不就擀成长的,那个面ji在手里不听使唤。这天,有些同学用酒瓶擀的面皮都比我弄的好,我很是佩服学生们。
这一天,是同学最快乐的日子,大家在嬉笑打闹中完成了彼此融洽的同学关系,在七嘴八舌的交流中了解到部分同学的情况,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包饺子快要结束的时候,天突然下起雪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调皮的同学把面涂抹在其他同学的脸上,呼喊着看雪去了。
餐厅负责给下饺子,待最后一波吃完,已是晚上七点多,校园里仍然熙熙攘攘的同学,彼此谈论着一天的感受,依然还沉浸在快乐的时光里,他们的身影,摇曳在飘着雪花的灯光里。
活动即教育!我一直坚信这一点,走出学校若干年后,他们还能记起什么,母校在他们的脑海里还留下什么,也许,在学生记忆的深处,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